笔名的故事
赵宗波
我在做《〈读书〉杂志研究》的论文时,三联书店《读书》上那些频繁出现的笔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来,一种“笔名”的情结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虽说有关笔名的工具书市面上已有数种,资料不可谓不全,而《我的笔名》一书却因编者征集到了百余位中国当代文坛学林人物自己讲述笔名故事的文章,从其中脱颖而出,别具一格。
每一个笔名背后都有一段来历。有的以谐音字起名:陈四益,曾用笔名“叶芝余”,为“业之余”谐音,表示是在编辑正业之余的副产品(陈四益《笔名的缘由》);李济生笔名“纪申”,既是本名“济生”的谐音,又含有纪念申城之意(纪申《笔名小忆》)。有的取自诗词:草婴取自诗句“离离原上草”(草婴《关于我的笔名》)。马嘶源于李贺诗句“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秦绿枝出自李白“秦桑低绿枝”的诗句(秦绿枝《笔名琐忆》)。
有的取自外语的汉语译音的笔名:周“立波”———Liberty(自由)的汉语译音;化铁是what的谐音,当时不知道将来会走向何方,用这一笔名悼念过去,祝福将来(化铁《名字也有痛苦》)。
还有拆姓而成的笔名。曹禺,原名“万家宝”,他将姓氏繁体的“萬”拆为“草”(谐音为曹)与“禺”组成“曹禺”。安危原名王寄云,他将“王”拆为两半,衍化出一个笔名“于一”(王泉根《现代作家的笔名艺术》)。
有的笔名十分怪僻,如曹京平先生的“端木蕻良”竟源于“红高粱”;萧乾曾用名“萧秉乾”,是绰号“小饼干”的指代。
车辐先生描绘道,“当时新闻检查一双鹰眼盯着,我们化名不断,几乎一篇文章一个化名。”姜德明先生在《笔名小记》中写道:“笔名事小,却逃不出所处的历史环境,多多少少地也折射出个人的一点心思,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李君维先生比喻说:“笔名好像优伶的面具,优伶戴上各色各样的面具,在舞台上扮演各色各样的角色,表演悲欢离合、沉浮起伏的故事,却把自己隐藏在面具背后。”笔名,已经成为特定角度透视现代文人及这一时期的人文世态的道具,犹如看万花镜,似乎繁芜且艳丽,但经总结归纳,终究会得出一个定律。
当然,作家学人们的笔名也并不都有特殊、深邃的涵义。偶在书一角拾起的只字片语,组合起来,颇为顺口,就做了笔名;有的干脆借用子女名,如谷林先生,则是借用了他女儿的名字,本书编者董宁文先生亦常用其儿子“子聪”一名。
当今是网络的时代,随着网络写作的盛行,笔名渐渐发展成为了“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