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和星期日,是聋哑人潘小明每周最高兴的两天。只要不遇上雨雪天气,他几乎都会在下午准时到达山西路市民广场,与来自全市各区县的近百个聋哑人打着手语聊天,悄无声息地聚会。这样的聚会,他们已经坚持了9年。
喧嚣广场上的无声聚会
前天下午,晴空万里,山西路市民广场上显得很热闹,许多市民坐在阳光下休息,不远处的广播里一直在大声播放着音乐,然而对于80多位聋哑人来说,这里却异常宁静,只听得见彼此心灵的对话。他们围成一个大圈,坐在青春剧场南侧的一片树荫下。来晚了没有空座位,大家就在长椅外面又站了一圈,静静地看着别人用手语交流,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而一些附近居民则干脆蹲在旁边,看着他们谈养花、谈钓鱼、聊趣事。
潘小明站到圆圈的中间,拍了拍手,有人注意到了他的手势,立刻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原来,潘小明是在通知大家,本周六在大方巷有一个聋哑人摄影讲座,感兴趣的聋哑人都可以去“听”,5月10日还准备组织大家去周庄游玩。这段手语还没打结束,不少人已经明白了意思,高兴地鼓起掌来。
人群中,身穿红色格子衬衫的戴国伟十分活跃,他一会儿就离开座位和不同的人聊天,打手语的速度快得惊人。大家都看不出来,这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戴老已经84岁高龄了。“今天我是年龄最大的。昨天去医院量了血压,说我血压偏高,我才不相信呢!我天天锻炼身体。”他的话引来“哄堂”大笑。
记者了解到,每次聋哑人聚会至少会有四五十人参加,多则上百人。除了鼓楼区的聋哑人,还有雨花台区、浦口区的朋友。戴国伟“说”,健全人说话他们听不见,所以感到很孤单,大家聚在一起感觉很亲切,有的下棋、打牌;有的擅长国画,常常带来自己的新作品,让大家批评指正;有些家庭妇女喜爱烹饪,一边打着毛线,一边和大家交流做菜经验;还有不少聋哑人酷爱摄影,每次都背着自己的“宝贝”相机,互相取长补短,时不时地按下快门,将大家的笑容定格。
聋哑人聚会有9年历史
聋哑人聚会形成于1998年,潘小明就是发起人之一。潘小明并非先天残疾,1岁还没满就传染上脑膜炎,后来听觉完全丧失了。
现在,潘小明打手语时还能够发音,这是他在聋哑学校里学会的。他的母亲张女士回忆说:“6个孩子只有这个大儿子残疾。蛮好的一个孩子,心地善良、脾气温和,只可惜说不出来。弟弟妹妹都去上学了,他一个人在家干着急。虽然弟弟妹妹都很喜欢他,可有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弟弟妹妹只能写字跟他交流,要想更深入地交流实在很难。”潘小明微笑着点点头,他说,他很羡慕弟弟妹妹。张女士总担心,没有人会陪着潘小明一直到老,经人介绍,她帮儿子找到了一个贤惠的媳妇唐民华,她也是聋哑人。
得知聋哑人的心声,南京市残联表示,他们可以找地方自由活动。最早的聚会是在鼓楼公园,当时只有四五个人参加。后来消息传播得很快,来聚会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年纪最大的是90岁的胡家岱,年轻人则有的在聋哑学校上学,有的在福利工厂工作。2003年,聚会地点改在了崭新的山西路市民广场,为了方便年轻人参加,大家定在每周四和周日聚会两次。
受到尊重比吃了蜜还甜
聋哑人打着手语聚会成了山西路市民广场一道独特的风景,起初,时不时地有少数市民投来异样的目光。对于一些聋哑人,这种异样的眼光并不陌生。但时间一长,异样的眼光少了,大家还挺关照他们,有的还上前与他们交流。
“有时候,我们聚会时会把作品摆在广场上展览,好多人来参观,赞扬我们拍得好。”潘小明坦言,全家人坐在一起时,他也不大愿意去沟通,因为他什么都听不见。而和这么多聋哑人聚在一起,每次都是难得的倾诉机会,可以敞开心扉。
“聋哑人最需要别人的尊重,我们就怕被人歧视。”潘小明的好朋友周继太赞同地“说”,“我们也有丰富的心灵,也有精彩的生活,仅仅是不能说话而已。”他表示,如果大家都把他们当平常人看待,他们心里会比吃了蜜还甜。
快报记者 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