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了中关村1980年到2006年的历史进程。作者花费了三年的时间,采访了三百多个人物。有在中关村捞得身家亿万的企业家、世界500强的超级大鳄,也有出师未捷的悲剧英雄。所有的那些雄心、野心、权谋、商战、虚与委蛇和彻底疯狂,伴随着云谲波诡的政治风云,在中国的大地上起起落落。
悲观断言不成立
“中国创新”成了最时髦的词汇。科学家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说“制度创新”、企业家说“管理创新”、市长们说“城市创新”,而中关村管理委员会公开宣布,他们已经启动“中关村的创新之路”。
中国人喜欢新名词,把它当做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但是至少有一个官员感到其中味道不对,提出异议。“我要特别强调,”他在2005年秋天的一次政府会议上说:“创新不是我们最终目的。”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就反问,“难道中关村过去没有创新吗?”
官员们在公开场合讲话缺乏个性,能够把话说得如此锋芒毕露,并不多见。此人名叫戴卫,是中关村管理委员会的主任。他是那种容易相处的人,和上下左右的关系极好,面相和善,说话缓慢,调门不高,给人留下优柔寡断的印象。其实此人外圆内方,每当他的理想和自尊受到挑战,就显示出个人性格中强悍的一面。2005年他有好几回遇到这样的挑战。有一回《科技日报》刊登文章说,中关村不是技术城,只不过是个商业城。这让他无比愤怒,拍案而起,集合属下,宣布这是“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然后率领一队官员找上门去,近乎无理地要求编辑部收回报道,结果逼得报社不得不公开道歉了事。还有一回记者想要抛个难题给他:“有人说‘中关村死了’……”记者话没说完,就被他打断了。“谁说的?”他把下巴一抬:“你告诉他,他死了,中关村也死不了。”
“中关村之死”的预言已经发布一年多了,可是中关村还没有死。不过说老实话,它的确不再独领风骚。原来中关村人一向以为自己的技术优势是所向无敌的,这时候得知全国各地高新技术开发区风起云涌,华东的上海、华南的深圳、华中的武汉、西部的西安,纷纷赶将上来,把那些原来属于中关村的人才和资源抢去不少,不免着急,于是殚精竭虑,试图恢复中关村的技术领袖地位。他们耗费几千亿元改造基础设施,拿出人人向往的“京城户口”,疯狂争夺人才。然而种种攻击性的舆论还是不肯停息,让中关村人的自尊心受到新的侵害。
新时代瞬息万变。在中关村这样的地区,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出人意料的事。现在就说它“已经死了”,或者说它“将要再次喷发”,都还为时过早。迅速而且强大的技术集结、资本集结和人才集结,形成了中关村的第三次浪潮。
某些最重要的跨国公司把他们的研发机构建立在这里,包括英国路透集团中国软件研发中心、IBM、微软、英特尔、法国电信、AMD、Google.,连同留学生的公司和民营公司,按照中关村人的说法,这叫“三个方面军”,总计拥有60万人马,浩浩荡荡,占领着这块1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每天有一个外国代表团来访问,每周有100个留学生来咨询,每月有一家跨国公司迁进来。其中有个Google,它进入中关村的颇富戏剧性的经过,也证明悲观主义者所说的“中关村唱的是一曲现代计算机产业的‘空城计’”,又是一个错误。这个Google原本是打算把它的中国总部设在上海的。后来决定搬到这里。
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没人知道,我们今天能够肯定的是,中关村不是像悲观主义者断言的那样“已经成为过去”,不是“必将落伍”,不是“只是一次性喷涌的死火山”。它正在续写自己的新历史,而且很明显,它比从前更聪明,也更富有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