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一模”落幕
名师点评英、化两科
昨天,南京初三“一模”考试落幕,这也标志着初三学生又将进入新一阶段的复习。南京一中的两位名师,对这次模考的最后两门:英语、化学进行了精心的分析和提醒。
英语:新颖多样 贴近生活
出场名师 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一中 黄侃
听力题难度适中,共20题,内容全面、语速正常、发音清晰、贴近生活。
阅读题新颖多样,此次完成填空题不仅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而且还告诉学生什么是“爱”,怎样获得“爱”。主观阅读文章向学生们介绍了“如何应对危险”,此文在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了生活常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作文题贴近生活,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又要具备运用语言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生在写此篇文章时,要认真审题,仔细推敲,避免“跑题”,切忌写成平时熟悉的题材“教师节”。
总的来说,这份试卷能融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为一体。它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图文并茂 考能力考技能
出场名师 南京一中初三化学备课组长 丁海燕
全卷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题型结构为依托,较全面考查了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从内容到形式比较新颖。全卷由六大题组成,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综合探究题、计算题等题型,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的能力。试卷图文并茂,符合初三学生的特点。
试卷重视对基础知识、实验以及化学与实际联系内容的考查。试卷设计了科学探究综合题(第五大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的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快报记者 黄艳 组稿
高三“二模”接近尾声
名师点评物、史、生
昨天,南京高三“二模”又考三门,分别是物理、历史、生物,今天还有最后一门政治,“二模”就将全部结束。
物理:
表面容易 内藏玄机
出场名师 金陵中学高级教师 邢标
从“二模”的难度来看,要比“一模”难一些。此次“二模”不少学生在得分较易的单选题上失分,主要体现在单选题的第4题、第6题上,题目比较灵活,学生很容易上当,得分率较低。表面容易但内有玄机,第6题只有10%的得分率,本来单选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实验题的第12题就是要说明砂摆图线的特征,但很多学生答不全。还有计算题部分,失分最多的是17题,它是一种证明选做题。考生的答案上,证明题的步骤不完整,说理不清。19题是压轴题,模型比较熟悉,但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强,第一问第二问大多能得分,第三问第四问运算错得比较多。
历史:
突出专题性和综合性
出场名师 金陵中学高级教师 张铭
从考查范围来说,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较为全面和合理。在第2卷部分,试题的专题性突出,综合性强。命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第24题,用孔子、孟子、董仲舒、朱熹及明未清初三大思想家的言论,考查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未清初儒家思想发展各时期的特点和主要思想理论。这一特点秉承了2006年高考试卷的特点,应该对考生的复习有较强的导向性。
切口小、跨度大是试卷的又一特征。如第27题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题,时间上从春秋战国、至隋唐、到明清。第28题中共重大会议题,考查了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影响。
生物:
试题不难 得高分难
出场名师 金陵中学高级教师 胡红彬
综观全卷,试题全面而注重基础,对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力度都比较大。突出了平时强调的重点内容,比如细胞的结构和细胞化合物的知识、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知识以及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还有生态学知识的运用。同时相对于“一模”而言内容上做了一些延伸,突出了选修本知识的考查。比如说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应用。
快报记者 黄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