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B1版)
产科主任深夜被叫醒13次
“扎堆”生孩子的现象,妇产科专家也有强烈的感受。南京市第一医院是城南唯一一所大型综合医院,因此江宁、雨花台、秦淮等区的孕妇几乎都集中在该院。
徐友娣是该院妇产科主任,其任务更是繁重,如今她的工作日程是“排得满满的,针都插不进去”。她笑着说,今年新生儿比常年多了20%,没有办法,最后只好把一间办公室改成了病房,即使这样,每到手术时过道里的加床排得满满的。负责管理的医生由于不断要叫号,嗓子都哑了。医生也是忙得互相之间平时话都很少说,有的人一天下来最多要做6台手术,往往是从早上8点忙到下午5点。
由于徐友娣是主任,一旦遇见产妇危急状况,还得亲自出诊,因此即使是在正常休息的晚上,也往往被突然的手机铃声惊醒。仔细算了一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她深夜就13次从家里的床上被叫了起来。有一次,碰见一名孕妇产后大出血,她袜子都没有穿,直接穿个拖鞋就上了出租车,在车上用手机调配人手,到了医院,医生也聚齐了。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今年这样的例子估计还会越来越多。
扩容,过道里摆满了床位
事实的确如此,记者昨天在南京的几家大医院采访时发现,产科病房都住得满满当当,刚刚当妈妈或者即将迎来小生命的“准妈妈”,均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根据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统计,今年1-3月,该院的新生儿有280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该院专家告诉记者,最多的一天有50个新生儿出生。现在该院病房已经住满,但还是不断有孕妇进来。该院人士估计,往年在该院出生的新生儿一般在6500—7500名,今年可能会增至9000名。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鼓楼医院。在鼓楼医院的产科,病床已经排到了医生的办公室门口了,不足两米的过道挤满了病床。根据鼓楼医院妇产科的统计,1至3月份共出生新生儿890多个,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7%, 估计四月份还会增长50%左右。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各家医院都在对产科进行扩容。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将一楼半层儿保所门诊整体搬迁至三楼,改造成产科病区,增加了22张床位,该院的日供应床位达到200多张。该院还将原来的产房大待产室进行了隔断改造,增加了5间独立的家庭式待产房。江苏省人民医院河西分院也增加了一个产科病区,产科床位从原来的40张增到了80张。
今年比前年多生一万多宝宝
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规统处处长张义明介绍,2001年到2005年,南京市每年出生的宝宝数都是4万多名,但到了2006年猛然上升到52000人。预计今年的新生儿数量要达到56000人,南京迎来了一个生育高峰。
张义明介绍,根据计生部门的推算,未来几年,南京市出生的宝宝数量还会不断增多,2007年-2010年南京市各年度的婴儿出生人数大约是:5.6万、6万、6.4万、6.7万。而根据相关预测,2011年-2020年全市婴儿出生人数仍持续上升,2015年达到9万,2020年约为10万。
排队生孩子缘于“双峰叠加”
为什么南京会迎来生育高峰?除了和民间所谓的属相好坏有些关系外,张义明分析,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周期性的影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现一波生育高峰,当时的新生儿如今已进入婚育年龄,这就造成20多年前的生育高峰周期性地影响到了现在。据统计,当前南京有育龄妇女210万。一方面,政策性的影响也导致了生育高峰来临,根据生育政策,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二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大多是独生子女,据统计,符合条件的、有生育二胎意愿的,今年南京就有6000多人。这两个方面的“双峰叠加”,就导致了当前生育高峰明显显现。
张义明介绍,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外来人口大量增加。预计今年新出生的孩子中,外来人口可占到14%,而去年只有11%。这样的比例在今后几年,还将逐年增加,预计到2010年,在新出生的孩子中,外来人口会占到三分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生育高峰的到来,有些专家也对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表示担忧。据相关统计,正常年份南京每年有3万名婴儿出生,2000年龙年、2002年马年这两个高峰年南京的新生儿分别是3.3万名、3.5万名。高峰年出生的孩子入托、入学甚至就业都会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力,2003年8月份南京就出现了龙年出生的孩子入托难的问题。
■新闻延伸
第四次生育高峰来了
来自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消息表明,类似的生育高峰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发生过3次:分别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上个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现在出现的是第四次生育高峰。
生育过于集中对于个人和社会都会有“猝不及防”的影响。一位律师认为,妇产科一直是医疗纠纷以及事故的高发地,扎堆生宝宝是原因之一。因为在产妇拥挤的情况下,医生、护士经常要加夜班连轴转,很容易忙中出错。
另外,人口生育过于集中会造成新生儿以后的入学、就业、住房、医疗资源紧张等。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有可能面临“一生拥挤”的烦恼。生育高峰的出现也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有远见的安排,根据人口生育高峰的周期,合理安排医疗、教育等资源。
快报记者 刘峻 张星
你家里有没有即将生育的“准妈妈”?你有没有计划在今年生育?对于新一轮的生育高峰,你是如何看的?请登录生活南京网(www.lifenanjing.com.cn),发表你的观点。
制图 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