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国新革命
· 刘德华传
· 自由的代价
· 破译宋美龄长寿密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4 月 2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中国新革命
  本书描述了中关村1980年到2006年的历史进程。作者花费了三年的时间,采访了三百多个人物。有在中关村捞得身家亿万的企业家、世界500强的超级大鳄,也有出师未捷的悲剧英雄。所有的那些雄心、野心、权谋、商战、虚与委蛇和彻底疯狂,伴随着云谲波诡的政治风云,在中国的大地上起起落落。

  “中国芯”情结

  2002年12月18日,中芯微系统公司发布了它的新产品“方舟二号”,这是去年夏季以来这家公司再一次轰轰烈烈地标榜成就。然而我们很难认定这是一个自编自导的故事,因为在刚刚过去的18个月,再也不会有哪家公司像“方舟”一样受到全中国如此热烈的欢迎。地方政府自告奋勇出面为它主持会议,刻意把地点选在人民大会堂。其派头之大,让所有受邀前来的记者目瞪口呆。

  自从“方舟一号”发布以来,一种情感便占据了国内报纸的要闻版,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中国芯’情结”。舆论把中关村和“方舟”联系在一起,把“方舟”和整个国家联系在一起。“中关村制造出‘中国芯’”、“中国有了自己的芯”、“中国告别无‘芯’时代”、“中国结束洋芯时代”……所有这些都是当时报纸上刊登的,白纸黑字。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也在它的“权威发布”栏下刊登消息:“这一微电子与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突破,改写了我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这话倒是真的。但是记者进一步写道,它“在嵌入式CPU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然是外行话。

  被叫做“方舟之父”的那人是个“海归”。他叫李德磊,既懂技术,又很敏感,擅长抓住机遇。他吸引了舆论,但他不是最早的成功者。在他之前,邓中翰就发布了由他自己研制出来的芯片———“星光一号”。只是邓中翰当时书生气十足,不谙“政府包装”和“媒体炒作”这一套,甚至不知道给自己的创造性成果取个名字。所谓“星光”,还是后来他在一群“公关专家”的建议之下才想起来的。

  “中国芯工程”就这样拉开大幕。现在我们知道,它是由中央政府导演的,而舞台上的主角,是两个30多岁的留学生各自率领的一支队伍。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率领的第三支队伍也在埋头苦干。李国杰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比邓中翰和李德磊要年长一辈,是那种严谨、扎实、专业素质极强的科学家。在加入政府的“中国芯工程”时,他为自己将要开发的芯片起了个名字叫“龙芯”。

  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龙芯”和“方舟”无论技术路线还是最终目标都极为相似。它们全都肩负进军“CPU”的雄心。那是一个迷人的陷阱。英特尔公司几乎是这个领域的唯一的垄断者,它拥有10万人马,每年花掉几十亿美元研发资金。最重要的是,它占有全世界80%的市场。而“CPU”这东西有个特征,不能不提。用户一旦把这一家产品放进电脑里,就很难冒险换成另外一家。正因此,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国家试图以“国产品牌”来取代“英特尔”的地位。在中国,“技术民族主义者”们当然可以满怀豪情地说什么“摘取皇冠上的明珠”,可是李德磊和李国杰的专业知识却告诉他们,那东西“可望而不可及”。

  这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嵌入式芯片”。这同普通中国人理解的“CPU”并不是一回事,后者在技术上属于“通用式”。就芯片的技术链条来说,“嵌入式芯片”通常处在较低位置,而且由于功能不同,它也不能取代“通用式芯片”。从价格来讲,“通用式芯片”比较贵。比如一台服务器要是卖10万块钱的话,其中的一块芯片就要卖1万多块钱。个人计算机里的CPU也要一两千块钱。“嵌入式芯片”非常便宜,比如邓中翰做的多媒体芯片,一般就是十几块钱。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