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评:语文物理都注重联系生活
昨天是南京白下、建邺、秦淮、下关等八区联合命题的中考“一模”第一天,大多数的南京初三学生经历了一场“仿真”中考。第一天考的是语文和物理,师生们感觉,虽然两科分属文理,却都有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共同特点。
语文:用心感悟,考好不难
出场名师:晓庄学院附中(一中分校)朱晓霞
此次“模考”,考查内容紧扣新课标和2007年中考考纲,难度适中。总体上呈现三大特点:
1.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第2、3、4、5题属于“综合性学习”———走进传媒天地,把“注拼音写汉字、概括新闻内容、修改病句、标点的使用、名著阅读以及图标说明”6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真正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色。在传媒对大众生活影响如此之大的今天,这类题目不仅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也体现出鲜明的生活特点和时代特色。
2.注重语文和其他知识的渗透。第23题是拓展题,要介绍一个有趣的植物现象,要求学生在平时能注意拓展知识面;第11题要求总结历史上著名战争取胜的要素,和历史学习有一定联系。
3.巧设题干,为学生答题铺路。本次考试的作文是一篇给材料作文,学生在审题时要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抓住材料中提到的“阳光”即“鼓励的话、善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选取生活中相关细节,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议论抒情,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应该是不难的。
物理:留心观察,生活中有知识
出场名师:晓庄学院附中(一中分校) 陈桂明
考试首先注重双基考查,体验练兵过程,是第一次考查学生对整个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整个试卷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不高。具体表现:物理现象识别与应用较为直接(如:1题声现象中声音三要素的应用、3题比较水和空气传声的快慢等)物理概念的理解较为常规(如:6题密度的理解和7题力的理解等)。
第二,突出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精神。考试除了要达到练兵目的之外,其另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利于名校选拔优秀学生。具体表现在对生活和实验细节的考查(如:14题冰箱门开关的按钮关注、29题照镜子时的亮度比较等);探究实验能力的考查(如:15题研究方法的区分)。
第三,关注生活知识考查,体现知识回归,物理知识取之于自然和生活,更要服务于人类社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知识存在的价值。如对生活现象的关注(如:2题鸡蛋从冰箱中取出后的物态变化现象的关注、14题冰箱门开关的按钮关注)。
快报记者 黄艳 整理
名师点评:不管哪一门,都在考能力
昨天,是南京高三“二模”的头一天。各科目都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二模”将持续四天,到4月26日结束。
语文:题目引导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出场名师:中华中学 高级教师 李玲
本次试卷有三个亮点。
亮点一:取材新颖,内容贴近生活 本次试卷在社会信息的采用上令人耳目一新,选材有许多来自近期的社会新闻,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不忘关注生活。学生面对的不是一张冷冰冰的试卷,而是在和时代对话。
亮点二:题目灵活,细心方能取胜 在题目的设计方面,灵活多变。特别是选择题,如第6题:原文为“在骨髓内有一种极重要的骨髓干细胞,有一部分变成淋巴干细胞后,兵分两路”备选项中有“骨髓干细胞分化为两种”就将“淋巴干细胞”偷换成“骨髓干细胞”,读题不细心的同学,就很可能选错。
亮点三:命题作文,以不变应万变 近年高考多以话题作文为主,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类型看似变了,但写作的要求却没有变化。
地理:注重基础、紧扣时事
出场名师:中华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长 武小冬
一、紧扣考纲,重点突出,重视对基础内容及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从知识点来看,主要涉及自然地理方面的地球运动、气候、洋流、地质灾害、自然带等;人文地理方面的工农业区位、交通等重要内容。二、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注重考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摆脱靠死记硬背解题的思路。三、紧扣时事热点问题。例如全球变暖、噪音污染、能源问题、荒漠化等。四、凸显地方特色。
化学:计算考查要求较高
出场名师:中华中学高三化学教师 姜国锋
“二模”化学试卷与前几次统考相比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试题难度适中,题型、题量贴近高考,模拟性强。纵览全卷,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重视基础,活化能力 试题突出了对化学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检测近几年高考常见的重要知识点,覆盖面宽,又能突出重点、难点。二、结构合理,信度、区分度较高,第一卷侧重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第二卷大多为原创题,每道题目设置合理,由易入难,层次感清晰。三、有机推断、化学计算的考查要求较高。从全卷来看,难度最大的可能是有机推断和合成题。本卷的一处较明显的变化就是最后一题,设置了一道综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题。
详细名师分析请关注www.lifenanjing.com.cn首页
快报记者 黄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