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
·
· 海归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4 月 2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海归潮
  海归潮

  “海归潮”的前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试探性地登陆中国。新世纪开始时,好多人都看到它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地平线上。“奈特-里德报系”的一个记者得知这些回流者被叫做“海龟”,还发现这个名词在中文中与“海外回归”谐音,就觉得“非常戏剧化”,海龟长成后总是游向大海,然后又回到它出生的地方。根据王辉耀的描述,他第一次听到“海归”这个词,是1999年在凤凰卫视台的一个访谈节目上。“海归”这一词也成了中国的热点词汇。

  2002年是“海归潮”的第一个高峰年。虽然有证据显示,仍有30万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滞留不归,同时一项来自全国青联和《青年参考报》的联合调查证实,有93.6%的人对其留学国家抱有好感,可是他们中间也越来越多地谈论国内的日新月异,谈论国内的创业机会。就在几年前,他们中间还流行着“傻瓜才回家”的观点,而现在,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没回国呀”。

  许多捷足先归的留学生,现在成了传奇人物。报纸上面天天讲述他们的成功故事。他们势如破竹地进入那些最重要的位置———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63%的博士生导师、72%的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78%的国家直属大学校长。像夏颖奇那样的留学生,出现在中国政府的官员序列中;像吴敬琏、林毅夫、茅于轼、樊纲、张维迎那样的留学生,出现在“中国10大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名单中;有20多个留学生成为“影响中国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官方和民间全都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和期待。原来加州伯克利大学那个默默无闻的学生邓中翰,居然一下子获得中国政府1000万元的无偿资助。

  如果你想在中关村注册一个公司,六天半就够了。你有机会获得至少4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还有可能获得“一年免租”的许可。这种地方要么叫做“创业园”,要么叫“孵化器”,总面积有22万平方米。如果你的公司被认为有前途,还能得到大约8万元。这叫“留学生创业扶植资金”,不用偿还。如果你能从银行得到小额贷款,政府还可以为你提供担保和利息补贴,这叫“绿色通道”。如果你在大发利市之后想要离开中国,可以把人民币全部换成外汇带走。在当时我们国家那种严格的外汇管制下,朱镕基答应这件事情并不容易。按照夏颖奇的说法,是“唯一例外”。

  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是个“逃亡时代”,那么现在“回归时代”开始了。从2002年春天到2003年秋天这18个月里,有16510个留学生来到中关村访问,其中有3800人留了下来,比过去20年的“海归”加在一起还要多。他们每天注册两家公司,把留学生企业总数增加到1785家。这个中秋之夜,夏颖奇再次举办“留学生联谊会”。这是他第三次开这样的会了。他还记得两年前的那次“中秋联谊”,千呼万唤才来了20来人,去年一下子增加到200多人,而现在,有400多人聚集一堂。“这说明,”他说,“留学生的回归是一浪高过一浪。”

  他们全都雄心勃勃,聪明,年轻,单纯,喜欢自吹自擂,喜欢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有38%是博士,有45%是硕士。他们的总数一直是个模糊不清的问题,官方公布,全中国有17万人,但是民间的估计比这要多出一倍。

  本书描述了中关村1980年到2006年的历史进程。作者花费了三年的时间,采访了三百多个人物。有在中关村捞得身家亿万的企业家、世界500强的超级大鳄,也有出师未捷的悲剧英雄。所有的那些雄心、野心、权谋、商战、虚与委蛇和彻底疯狂,伴随着云谲波诡的政治风云,在中国的大地上起起落落。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