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3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民工半夜救人 功劳却记在警察身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4 月 18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民工半夜救人 功劳却记在警察身上
羊城晚报
  本月10日,多家媒体报道了一起警方出动百余警力救援一对被困梧桐山的游客事件。然而就在当天,一个名为“真正的伟哥”的网民在深圳论坛上发帖,对报道提出质疑。他称,梧桐山救人的并非训练有素的警察,而是附近工地几名身材瘦弱的河南籍民工。一语激起千层浪,围绕民工救人还是警察救人,网上热炒。到底是谁冒着生命的危险将一对男女从悬崖上安全救回?警察和民工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整个救人的过程如何?记者对此事件展开了调查。

  

  报道:

  “警察救人”有多个版本

  本月10日,多家媒体报道梧桐山一对男女登山被困,警方接到报警组织大批警力前往救助。

  有媒体报道称,被困者“报警后因手机无法通话,民警频频发短信询问,最后借着手机的微弱蓝光,在两名对梧桐山非常熟悉的护林员的救助下成功脱险”。

  另外一篇报道则称,“接到警情后,罗湖公安分局立即组织莲塘派出所和东湖派出所的民警上山营救。最后,民警找来两位熟悉当地地形的绿化工人爬了下去,将500米长的绳索捆住他们,将两个人拉了上去”。

  在多篇报道中,尽管在细节的描述上各有不同,有媒体将直接救人的人描述成警察和护林员,有媒体将直接下到悬崖上救人的人称为绿化工人,但是具体到组织者,均明确是民警。

  网民:

  “营救者是我的同事”

  但是,就在报道推出的当天,一个名为“真正的伟哥”的网民在深圳新闻网上发出一篇针锋相对的帖子,让本来皆大欢喜的正面报道陡然“变味”了。“真正的伟哥”在帖子中描绘称:“……我的同事一行很多人也跑去看警察救人的过程,当时已经有武警下去,但到达不了被困人的身边,无法施救。我的几个同事感觉不可理解,又问警察下一步怎么办,警察回答可能只有等到天亮再想办法,并且说如果他们救不了,就没有人能救得了。我的同事回来后一商量,决定自己组织人去营救。作了决定后,同事就在仓库里拿了一条长绳,到了营救地点。由于我们没有照明的工具,同事又返回住地,向别的单位借了手电筒后返回营救地点,然后我的两个同事把长绳捆在自己身上,由别的同事慢慢往下放,当时是晚上11时30分左右。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我的同事终于成功将一男一女两名被困人员营救上来,这时已经是4月9日凌晨2点多了。”

  被困者:

  “两名民工下山救了我”

  登山被困者陈先生是宁夏人,现在在深圳科技园某通讯企业工作。本月12日晚上,记者采访了他。据陈先生回忆,当时,他与其同事杨女士是在莲塘吃过午饭后漫步走到梧桐山的。

  “我们在梧桐山下的一条小溪边散步时,突然兴起,就沿着溪流而上。”“开始的时候,每隔一段距离,在路边的树上就拴有一些绳子,这说明有人曾经从这里上去过。而且,还有人迎面从上面下来,我们也就这样一直往上走。虽然没有路,但是这里也没有任何标志牌说是不能从这里上去。”

  大约4个小时后,陈先生他们走到半山腰时,发现前面出现一道3米左右的陡崖,难以翻越。就在他们准备返回时,才发现下山的路也是相当陡峭,很难安全下山。就这样,陈先生与其同事被困于山间。“我们的处境非常危险,两个人站在一块石头上,石头上只有放四只脚的空间。”

  据陈先生回忆,在下午5时左右,他们用随身带的手机打电话报警求助。为了更清楚确定自己的位置,陈先生用手机上网查询。这才知道,自己被困于“燕子崖”,这是梧桐山最危险的几处地方之一。

  过了一段时间,陈先生接到了警察打回的电话。“我们一共接到十来个电话,其中有警察的,也有梧桐山管理委员会的。他们告诉我们怎么上去的就怎么下来。”

  得到这样的回应后,陈只好又向自己的几个要好的朋友发短信求救。到了晚上7时左右,天色暗了下来,山上也起了大雾。陈先生开始着急起来。“还好,这时我们听到了警笛的声音。”

  时间在等待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陈先生他们一直没有见到救援人员。“当时,我们在下面也不知道上面警察的具体营救措施,只能通过喊话,得知他们正在想办法。”

  “直到晚上12点多,我们看见了上面的灯光,他们是从那道悬崖上面照过来的。紧接着就有两个人从悬崖上沿着树枝下来了。他们告诉我,他们是工地上的工人。”

  “当得知他们的身份时,我们太感动了、太震撼了。”陈先生说,那种震撼,只有在那种绝处逢生的情况下才能感受到。

  陈先生说有一个细节他一辈子也无法忘记,“在返回的途中,走在前面的李大哥摔倒了,一下子向下跌到5米深处,我当时心里一紧,万一李大哥有个三长两短,我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结果幸好被一棵树给挡住了。当时,我建议停下来等天亮了再由警察来救援我们。李大哥告诉我们说,‘我们下来就是为了救你们的,哪怕是我们出点问题,也得把你们救上去’。当时,我真的很感动。这也是我们能坚持爬到山顶的动力。”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在9日凌晨2时多,一行四人才绕回到了山顶。

  “到达山顶时,我并没有看到警察,连个警车都没有看见。当时我真的很失望。我相信警察前期做了很多的工作,可是在最后的救援上,我没有看见他们的行动。”

  民工:

  “很多地方是爬下去的”

  被陈敬为“大哥”的,是裴喜富、李光才两个河南南阳籍民工,两人年龄在二十六七岁,身材瘦弱,现为梧桐山电视塔工地的民工。12日,记者在梧桐山的工地找到这两个民工。

  “晚上11点多,我们从市内吃饭回来看见两台警车和几名警察。我们感到好奇就跑过去问他们,才得知有两个人被困在山上。”裴喜富回忆说。

  “当时看到警察们在茶楼下面没有采取行动,就问他们准备怎么救人。他们说,现在天很黑,雾又大,救援很困难,要等到第二天天亮后才能展开救助。”裴喜富听了之后,就回去和工友们商量,他们决定要亲自去救人。“天气很冷,我们觉得到了第二天再去救,他们肯定会有生命危险,就决定当晚去救人。”

  “我们去找警察借手电筒,表示我们可以下去帮忙救人。警察没有同意,他们认为现在的环境很难救人,担心我们也被困在下面。并且,他们还问我们,他们警察都完成不了的事情,我们凭什么就认为可以做到?”正是因为警察的质疑,更加坚定了裴喜富、李光才等人的救人决心。于是,他们就到公司借了3把强光手电筒,并找了一捆绳索,准备救援工作。

  裴喜富、李光才两人带着两把手电筒、一部对讲机就开始了他们的救援行动。“下去时很艰难,本来山就很陡峭,再加上天黑雾大路滑,很多地方,我们都是爬下去的。”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裴喜富、李光才两人来到了被困人员身边。

  返回时,李光才在前面开路,裴喜富在最后面照应。就这样他们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才到达了山顶。“在上山的路上,很多地方都是荆棘,我们是跪在地上爬上来的。还没有到山顶,工友们就下来接我们了,总算没有让人失望。”据《羊城晚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