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连载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中国新革命
· 刘德华传
· 自由的代价
· 破译宋长寿密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4 月 17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刘德华传
  在香港演艺界,有一年龄已过“不惑”的中年男性,一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华仔”。据说在香港,不知道“华仔”的人只有两种:不懂事的孩童与白痴。他那张有着深邃如潭的眼神和鹰钩鼻的脸,巧妙地将中、西方人的神韵完美合璧,形成特有的“华仔”之帅。他的星路历程,是一个从“烂仔”到“影帝”的美丽童话。他的人生故事,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在日本市场闯出点名堂

  了解刘德华的人都知道,刘德华是从1990年开始学说普通话的。在全香港会说普通话的艺人中,算他的普通话说得最好。因此,他的国语歌就有了比较强的优势。

  刚开始学唱歌的时候,他多半唱粤语歌,到1992年以后,他唱的歌几乎以国语歌为主。刘德华喜欢唱歌,什么歌都唱,不过仔细分析,他的歌还是有主次之分。一是情歌,二是励志歌。在失意的时候,他用自己的歌激励自己;香港回归的时候,他用自己的歌鼓励所有的炎黄子孙;他还用富有亲和力的歌,去鼓励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的按摩女郎和的士司机。他的这种正直的情感,让喜欢他的人觉得贴近生活,这也是他稳立歌坛20年不衰的关键所在。

  1994年,他的《忘情水》面市。人们立即从这首歌中听出了华仔与以往的不同。在他的嗓音中,浑浊的东西少了,一种金属声如天音降放般传进人的耳际,从而使《忘情水》,传遍大江南北,传遍东南亚;后来的一首《中国人》,更是起到了激发爱国精神的作用。

  从1989年到1992年,是刘德华在电影和唱歌双双获得大丰收的四年。在这四年里,他平均每年拍片过10部,歌坛出碟共20多张,获奖无数,被誉为演艺圈的“铁人”。有了这种双重的影响力,刘德华觉得自己应该胆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大一些,尽快地把演唱事业这块“蛋糕”做大,再做大。刘德华在香港以外的市场算是拓展得比较成功的。

  刘德华为何对日本市场显得更为关心?因为日本———这个和中国人有着同样皮肤的亚洲国家,由于经济的发达,已经形成了一个发育成熟、竞争激烈的市场。歌坛亦是如此。

  在港台歌手的心目中,日本歌坛素来是他们梦寐以求之地。若能在日本市场闯出点名堂,并以此跻身“国际歌坛”,那就真是拔了头筹了。

  1994年,刘德华的两张专辑《忘情水》、《天意》都在销售上大获全胜,成为当年的热卖大碟。

  年底,华仔的《忘情水》把“香港劲爆国语歌曲金奖”和“优秀国语歌曲金奖”揽进怀中,并和《谁人知》一道双双入选“十大中文金曲”;凭着这一年在歌坛的出色表现,刘德华重夺“最受欢迎男歌手”大奖,同时入选“十大优秀流行歌手大奖”第二名。

  当年的一部《魔翡翠》,使日本民众对刘德华这个名字有了点印象,之后,又接连在日本放映了由他主演的《天若有情》、《飙城》、《爱人同志》等影片,这些影片的公映,吸引了不少日本影迷。

  又是几年过去,刘德华的名字在亚洲许多国家已是家喻户晓,日本的影迷、歌迷们对他亦早已不再陌生。

  1996年1月初,刘德华走进日本东京的录音室,为他的第一首日文歌曲《再一次拥抱》配唱。日本媒介称此举为“向日本歌谣界强力宣战”。

  首次唱日文歌,刘德华并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为了不发生“唱情歌若发音不准很怪”的现象,华仔跟日文较上了劲。

  1996年3月23日,刘德华带着他的首张日文细碟《再一次拥抱》,来到日本做唱片宣传,受到当地众多日本歌迷的欢迎。

  一位来自日本的资深音乐界人士曾对刘德华说,他是有史以来香港艺员在日本出唱片销量最好的一位。外界一致认为,刘德华的这张日文大碟字正腔圆,很有特色。

  听了这样的评价,华仔笑言:“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我的日文很好,其实我除了认识日文歌的日文外,对日文一窍不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