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第一份有关长江“健康”状况的报告。这部名为《长江发展与保护》的报告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完成,并于昨天正式发布。报告指出,受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保护长江已经迫在眉睫。今后,《长江发展与保护》每两年更新一次。
报告的主编、南京地理与湖泊所所长杨桂山表示,这份报告采用无主题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在有效回收的111份问卷中,确定了长江面临的九大问题,包括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长江流域气候变化和洪水问题、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等问题。
洪水
长江流域心腹之患
杨桂山告诉记者,长江自古以来水患不断,且发生频率呈增多趋势,历史文献记载的大小洪水发生频率,18世纪平均为3.5年一次,19世纪约3年一次,20世纪增加到约1.6年一次,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灾害几乎年年发生。近50年来,长江流域气温明显升高,导致流域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极端降水占总降水量比重显著增加,未来气候变暖对长江洪水灾害影响不容忽视。三峡工程作为长江防洪治理的关键工程,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洪水危害最严重的中游地区防洪压力。但长江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与湖泊调蓄能力仍显不足,蓄滞洪区建设严重滞后,而且三峡工程运行后将引起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动与江湖蓄泄关系等发生新的变化,长江防洪形势仍十分严峻。
污染
长江不能承受之重
去年11月6日至12月13日,在农业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相关机构邀请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瑞士等国的鲸类专家,进行了“2006长江豚类考察”。
长江豚类处于长江生命链条的顶端,对长江生命系统的变化非常敏感,例如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等很容易沿着水生食物链在豚类体内逐级积累,因此豚类被认为是淡水水体污染物的“放大镜”,对于淡水水体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然而,令所有参与此次考察的科学家尴尬的是,这次历时6周的考察没有发现白鳍豚的踪迹,同时,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数量仅为上世纪90年代早期的一半,种群下降的速度十分惊人。
杨桂山说,长江豚的消失,也表明长江流域整体水质仍呈恶化趋势,90%以上的湖泊呈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流域废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污染加剧的原因除各类点源和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外,重大工程建设导致的水文情势变化和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也值得重视。
湖泊
江湖连通修复生态
杨桂山告诉记者,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密布,历史上均与长江自然连通,形成了自然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几十年来,大规模围垦、修堤和建坝等不合理人类活动与江湖关系自然演变过程相叠加,导致长江中下游绝大部分湖泊失去了与长江的水力联系。目前全国只有洞庭湖、鄱阳湖、南京的石臼湖与长江通连。
杨桂山说,湖泊阻隔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稳定湖泊水位、减轻湖区防洪压力、控制湖区血吸虫疾病和改善湖泊围垦养殖条件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湖阻隔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湖泊阻隔导致湖泊水流不畅、淤积加重、面积萎缩,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加剧湖泊水质恶化、沼泽化和富营养化,天然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衰退,物种生物多样性下降。目前,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明显丧失,例如,国宝白鳍豚难觅踪迹,长江鲥鱼不见多年,中华鲟、白鲟数量急剧减少,岩原鲤、长身鳅等10多种鱼类已列入易危品种,鲜美的长江河蟹只能依赖人工繁殖。
杨桂山透露,目前专家们正在探讨江湖关系连通的可能性,提倡闸口生态的调度,打开新的生物通道,修复破碎的江湖复合生态自净系统,恢复鱼类洄游通道,还鸟类栖息家园。快报记者 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