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岚清退休后闲暇时光治印为乐,背景组图是他的另类篆刻十二生肖。(资料图片) |
|
自命名“另类篆刻”
创意创新
大二的荣雪宁虽然坐在会场后排的位置上,离“首长”还很远,但还是有点紧张。“毕竟来的这是位前国家领导人。”不过听着听着,他就不去想这个了,“感觉首长就是一位亲切的长者。”李岚清的平和、幽默,让同学们很快放松起来。
李岚清的开场白即表示自己“很不安”。首先是对印展的题目不安,他认为还谈不上篆刻“艺术”展,“我倒是有个题目,叫‘李岚清另类篆刻展’,这可能比较符合实际。”话音刚落,立马响起一片笑声。
第二个“不安”,他坦言自己在2003年71岁的时候开始学篆刻,绝对没想到会出了一本篆刻的书,更没有想到会举行一个篆刻展。而至于学习篆刻,最初的想法是为了“健身健脑”。“我在体检的时候,大夫老叫我指鼻子、指眼睛,指这儿指那儿。他说,你能指得很准确的话,你的脑子就没问题。我就想试试看,什么时候能保持眼、手、脑的紧密配合。健身器械我一概不感兴趣,我要选我感兴趣的东西,就是篆刻……”李岚清一边说,一边做着丰富的手势,大家都乐了。
“这次我终于赶上了!”4月11日,李岚清篆刻艺术展在南京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开展。大三学生李豪杰早早就坐到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着一饱眼福。2005年4月29日,李岚清曾来过东南大学举行《音乐·艺术·人生》讲座,可惜他在老校区没能听到,“听说他的篆刻也很出色,一定要看。”……这已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第五次来到东南大学了。他的风采,又一次让众人为之倾倒。
谱架上的“乐仙”
虽然不刻名章,但作者自称也有例外。那就是莫扎特。“我给莫扎特刻了两个章,因为他是‘仙人’,是逝去的‘乐仙’。”
莫扎特的名章,把作者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艺术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怎么表现呢?嘿,我找了个办法,‘仙’是人字旁一个山,人字是两条线,三是三条线,加个三角,‘乐’呢?我把它刻成一个谱架,把‘莫扎特’刻成音符和琴键……我用另一种文化形式,来抒发我的情意,抒发我的理念。”
看着这两枚印章不免让人遐想:如果莫扎特还活着,使用这一充满东方古典艺术美的印章感觉会怎样?或许,艺术的魅力也就是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吧。
另类的十二生肖
同样充满着创新意识的还有十二生肖印章。每一枚都让人爱不释手。王旭评价说:这组十二生肖的“肖形”非常独到。古代的十二生肖形象一般都比较威猛、狰狞,但在李岚清的刻刀下,却变得非常“可爱”。例如,“羊”仿佛一脸憨笑;“猴”充满动感、俏皮可爱;“猪”更有趣了,“脖子”里还有丁亥二字。作者说,“我将这两个字与胖猪宝宝刻在一起,好似带上了领结、领花。”“鼠”果然“贼眉鼠眼”……
“这没占我主要时间”
“所以我就干起来了,这一干,3年多的时间,我刻了300多方印。”李岚清说。在他的《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一书中,收录了170多方篆刻作品。
在印展开幕前,东南大学艺术系的研究生王旭一直在埋头欣赏这本书,“很难想像,这么多、这么好的篆刻作品是在这样短短3年多的时间内完成的,可以想见作者学艺之勤、之精。”
“这还没占我主要时间。”李岚清笑着说,“占我时间较多的是《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我不需要看,听就行了,谁在讲话我一听就听出来了。一边听,一边刻……”
书中除了两方“石言志”代表了作者醉心篆刻的原因外,还有作者亲自写的一首诗,更能说明其心境:“我学篆刻无功底,有感而作寄遐思,手握铁笔破顽石,刻得一堆为自娱。”
李岚清曾在多个场合说过他的退休生活。“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健身、健脑、读书、写作。”但是,写篆刻的书没有在计划内,但另外一个爱好却是长期难以割舍的,那就是音乐。特别是在他退休后,这个爱好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还出版了《音乐笔谈》、《音乐·艺术·人生》等书籍。曾有专家评价说,他对音乐的鉴赏和研究已经超出了很多“大师级”的人物。
是艺术,更是生活
“方寸之间博大精深,气象万千。”小小一方印章,足见作者的开阔胸襟。在印展中,你可以读历史、读情趣,更可以读人生。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因为“无门无派”,所以不拘一格。作者所刻的既有“科教兴国”、“振兴中华”、“北京奥运”、“和谐社会”这样的时事政治热点,也有“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样的时代风云,还有“孔子”、“中国近代音乐”、“二泉阿炳”这样的历史文化题材,更有诸多的生活点滴:“三级服装加工部”背后的故事是作者手捧一块面料找遍北京城才找到一个愿意接活的缝纫铺;“应聘不果”背后的故事则是作者在街头一个小餐馆佯装应聘却被老板娘拒绝的故事;“珍惜晚晴”则见证了作者与夫人章素贞的伉俪情深,作者还配诗一首:“老伴是总管,家务不操劳;此权我不要,甘愿被领导;偶尔露一手,煎饼作佳肴;教孙学书法,此事推不掉……”
“正因为记录的都是作者的人生感悟,所以才更能打动人。”著名书法家、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徐利明说,李岚清的篆刻作品之所以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就是因为“言之有物”;著名书法家、江苏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张杰则认为,李岚清既是前国家领导人,又是一个艺术家,这两个方面在他的篆刻艺术中得到了奇妙的融合。
“这些作品充分说明,作者是生活在人民中的。”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朱葵评价说,真正的艺术也正是根植于生活、根植于人民当中的。
“我不给人刻名章”
不过,观遍展览,却很难看到名章。作者自己解开了大家的疑问。“我定了一条,绝不应别人邀请给人刻名章,因为我认为那是篆刻艺术家的事情。不管你的官再大,我也不答应。所以我今天也宣布,你们各位千万不要叫我给你们刻名章。”接着,他又开起了“玩笑”:“我刻的石头非常名贵,多少钱呢?”卖个关子,“一块钱。我这人不懂石头,拿过来就刻,如果告诉我这块是好石头,那我可不敢刻……”
方寸内外
殷切寄语
灵感的爆发
就是“火花塞”
“看到这些可爱的生肖,还有这么多篆刻作品,我都恨不得马上也要去学篆刻了!”大三学生李豪杰说。
李岚清在讲话中,也多次鼓励师生们学习传统文化。对通常被视为“很高深”的篆刻艺术,他这样鼓励大家:“你们在座中最年轻的有17岁的吧?你更没问题,我倒过来,71岁才开始学的呢!”
“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什么海外的华人能够有凝聚力,就是来自于文化。我们是学理工的,需要有深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还必须要有火花塞———灵感的爆发。”李岚清说,这个爆发,就来自于文化的根底。“文化修养越高,你们越能够创新,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这就是最大的贡献!”快报记者 郑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