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茶水当作尿液化验出发炎”事件有了新进展。
4月11日的《新京报》报道,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回应这一事件时指出:医院的尿检程序不可能辨别送检的是不是尿液,该报道有悖于媒体记者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是误导公众,不利于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专家则进一步作出解释:“茶水当作尿液化验出发炎”错不在医院,因为如果茶水有跟尿液类似的成分,就很容易会检出假阳性。
卫生部的批评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谁让你媒体没搞清楚“尿检程序不能识别茶水”的行规就搞暗访来了。但转回头一想,好像又没什么道理———媒体报道的“茶水当作尿液化验出发炎”本身就是事实啊。就算媒体没有在报道中解释清楚“尿检程序不能识别茶水”的行规,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疏忽而已。卫生部要真想挽回影响,能做的无非也就是在技术上进行一些解释,怎么能给媒体扣上“没有职业道德和误导公众”的帽子呢?卫生部的反应,让我看不到他们反思的诚意。
其实“茶水当作尿液化验出发炎”事件之所以会给人们这么大的联想空间,根源在于目前普遍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在于患者对医院的普遍不信任心态,这一点,相信卫生部心知肚明。卫生部急匆匆地要把“茶水当作尿液化验出发炎”事件当作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不是检验医德医风的一面镜子,实在很有些避重就轻、转移矛盾焦点的太极拳功夫。卫生部既然有跟大家打太极拳的功夫,倒还不如真正反思一下“茶水当作尿液化验出发炎”事件暴露的问题。比如说尿检程序无法识别尿液问题,常识告诉我,先搞清楚检测的是不是尿液,是正确检测的重要前提,否则的话,连送检的是什么东西都检测不出来,你让患者怎么相信医院?如果说没有职业道德,恶化医患关系,我看这比媒体报道“茶水当作尿液化验出发炎”要严重多了。
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前几天在接受采访时说“不能要求媒体每句话都说得对,因为媒体不是中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我倒是很想听到卫生部学学李毅中的虚怀若谷,不要动辄就给媒体扣上“没有职业道德、误导公众、恶化医患关系”的大帽子。在“茶水当作尿液化验出发炎”事件中,媒体也许存在一些监督技术上的疏忽,但既然“媒体不是中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卫生部就不能容忍这一点点的技术疏忽吗?对于卫生部来说,从“茶水当作尿液化验出发炎”事件中反思现有的尿检程序漏洞和人们不信任医院的心理根源,显然比避重就轻地扣帽子更有助于促进医患之间的和谐。(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