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多位白发老人
甘当网吧“守门人”
他们年事已高,却为许多孩子沉迷于网吧、游戏厅而痛心疾首;他们腿脚不便,却走街串巷“堵住”黑网吧,为了给孩子们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在张家港市,有180多名老年网吧义务监督员,在他们的“火眼金睛”下,张家港94个网吧、40个游戏机房已基本杜绝未成年人进入,全市更是没有一家黑网吧。
[痛心]
“电子海洛因”害了孩子
茹逸樵是张家港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员,做“网吧义务监督员”已有七八年,他说,8年前,张家港市暨阳高中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自从迷上网吧后,学习成绩开始大滑坡,“家长也管不了,只能哭着求助社会救救孩子。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必须尽自己一份力,让孩子远离这些地方”。
“网络在传递更多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色情、暴力、迷信等内容毒害特别大,青少年犯罪,很多都是从上网开始的”,张家港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姚章华说,网络像‘电子海洛因’。
[行动]
老人义务筑起“防火墙”
“小伙子,你今年多大了?身份证能让我看一看吗?”4月4日下午16时许,72岁的网吧义务监督员汤汉民走进自己“辖区”庆丰社区内的一家网吧。戴着老花眼镜的他仔细打量着坐在电脑前的每一个人,一旦发现有“嫌疑对象”,连忙上前客气地“盘问”起来。
佩戴着一张编号是“115”的网吧义务监督员证,老汤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是从1998年开始做网吧义务监督员的,至今已有7年,“每一个孩子都像我的孙子孙女一样,我尽可能为他们多做一点事情,让他们少走一点弯路”。
“张家港一共有180多名‘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几年内,全市大小网吧、游戏机房都让他们检索了几遍”,张家港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方金海笑着说,“他们就是‘守门员’、‘防火墙’”。
据了解,五老做调查时有“五个必看”,即看门口是否张贴有“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告示、有没有未成年人上网、上网者是否使用‘一卡通’、网吧是否超时经营、工作人员是否佩戴上岗证。
[影响]
网吧问题越来越少了
然而,在刚开始的阶段,网吧义务监督的难度完全超乎他们的想象,最难配合的当然是网吧业主。“一家网吧专门想了对策,只要我一进门,里面的服务员就通知未成年人从后门溜走。”
“时间一长,大家就慢慢理解了,问题也慢慢变少了。我们其实不是来查,是来帮助他们规范操作”,汤汉民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一发现问题就跑到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反映,一天要跑几趟。而如今,几个月都没去反映过了。
快报记者 谊磊
■链接
245万未成年网民沉迷于网络 。《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达13.2%,另外13%的青少年存在着网瘾倾向。
比例·数量
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男性青少年网瘾比例为17.07%,高出女性青少年7个百分点。在上网成瘾的群体中,以男性为主,又多集中于13岁至17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和职业高中生等群体网瘾现象严重,网瘾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以玩网络游戏为主。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秘书长郝向宏估计,在全国1650万未成年网民中,有近245万沉迷上瘾,难以自拔。
悲剧·事件
据介绍,网瘾引发的悲剧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
2004年12月,天津市的13岁男孩张潇艺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从24层高楼上跳楼自尽。
去年3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两名初中一年级男生因连续通宵上网后疲惫不堪,在回家时趴在铁轨上睡着了,被疾驰而过的火车轧死。
有的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与父母反目成仇、辍学离家;有的因长时间上网疲劳过度,造成休克乃至死亡;有的因无钱上网铤而走险,抢劫杀人……专家认为,网瘾引起的犯罪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解决青少年网瘾和网络游戏沉迷的问题。
245万未成年网民
沉迷于网络
网络游戏成“电子海洛因”毒害未成年人 资料图片
“真的实行了!不过还好,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昨天,听说“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即将实施,19岁的南京的魔兽玩家“郭靖大侠”吐出一口气。讨论了几个月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终于有了最终的官方说法。
昨天,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八部委下发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4月15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广防沉迷系统,7月16日全面推行。不过,这一规定目前只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效。
■感受
“我觉得这个系统不公平,凭什么大人不受限制。再说,就算要限制,也要考虑到暑假、寒假、周末呀,怎么能平时上学和放假都一样呢?”魔兽玩家周元今年16岁,南京某中学高一学生,记者昨天告诉他《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具体内容后,他愤愤地说。
“现在来说,这套系统对我来说完全没有影响,因为我已经过18岁N岁了。不过,比较担心以后会对成年玩家也限制,那对我的影响就比较大了。”25岁的剑侠玩家小英在南京一家酒店做领班,他担心以后这个防沉迷系统会扩大到成年人范围。因为他轮到休息的话,一般都是一玩一天,他还建议,就算在成年人中施行,也不能死规定一天就准玩5个小时。比如一月可玩150个小时之类的规定,也比现在规定要好。“谁说我们就没有节制了,该上班就上班,该玩游戏就玩游戏!”
17岁的小张更是直接,记者在老虎桥如意网吧遇到他时,他直接说,“就算所有游戏都限制了,我还可以玩私服,国家肯定管不到他们头上。私服现在也是违法的,但是也没见他们消失,反正我有得玩就行。不至于那么无聊。”
大人有担心少年忙应对
■政策
■看法
昨天上午,八部委发布《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宣布4月15日开始在全国的网络游戏中推广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并于7月16日开始正式实施。对于该通知,多家网游公司均表示支持。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昨天介绍,网游防沉迷系统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从2007年4月15日至6月15日为开发阶段,各个公司在为期2个月的时间内,按照“网游防沉迷系统”的标准针对各个网游进行开发。从6月15日至7月15日的一个月为测试期。从7月16日开始,所有防沉迷系统全部启动。
根据八部委昨天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玩家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玩家的收益降为0,以此迫使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学习。由于防沉迷系统须与实名注册配套,以注册身份确定是否属于“管理”范围,网络游戏账号实名注册也会同时推出。
未成年人一天
最多玩5小时
刘膨是金山公司负责研发该公司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牵头人,他告诉记者,现在得到的通知是各家网游公司在自己旗下的网游中修改“产出的部分”,即根据游戏者登记的情况,让未成年人在不同的在线时间内游戏获得的“收益”不同。
对于无法避免未成年人使用他人身份证的做法,刘膨介绍,“运营商会定期把账号的注册信息送到公安部门做信息核查,如果是假的就默认是未成年人!”
“那么,玩三个小时,就是还可以换别的游戏玩了?”对于这一问题,刘膨也很无奈,他说这个政策作用肯定是有的,但是对于未成年人的引导,还要通过监护人来监管,网络游戏运营商只是辅助作用。
刘膨认为,对于运营商来说,关键是改变网游盈利模式。
他表示,早期设计的游戏主要就是要玩家通过花很长时间来达成工作,时间越长,虚拟所得就越多,现在随着网游市场细化,已经开始让玩家做社区游戏,通过更加有趣味、有交际的任务来获得娱乐,而不是心理迷恋。
系统只起辅助“引导”作用
“出发点很好,也十分必要,但方法值得商榷”,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大多持有以上观点。首先,防沉迷系统能否广泛适应所有游戏受到了质疑。业内人士认为,每个游戏的技术情况都不同,特别是很多公司依靠代理产品,本身并不具有开发能力,让其增加限时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国外开发商不愿意配合的时候,这样的游戏只能停止运营。据一些研发人员介绍,限制时长系统对游戏的平衡性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在游戏的策划方面做出重大的修改。
此外,几乎所有被采访对象都提到,防沉迷系统无法防止玩家的规避措施。如果玩家同时有很多账号,一个账号玩3小时,这样换着玩完全可以规避限制措施。
也有专家担心,一旦防沉迷系统施行后,破解防沉迷系统的外挂程序将必然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私自建服务器运营游戏的现象也会增加。
快报记者 陈刚
换账号可以规避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