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2版:劲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佳一助攻 科特布斯客场取胜
· 道歉更像一场“秀”
· 巴萨失利 榜首位置岌岌可危
· 国米战平 放缓意甲夺冠步伐
· 曼联输球 英超冠军又生悬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4 月 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道歉更像一场“秀”
王振
本轮中超,李玮峰打进一球

  ———中国足坛“公开道歉热”的背后

  道歉剖析 压力催生“谎言”

  综观足坛诸君道歉百态图,有的那是相当地诚恳,甚至有点儿痛心疾首的味道,但有的只是场面话,有的更是迫于无奈、敷衍了事,还有一些并非出自道歉者本意的道歉,更像一场“秀”了。

  这些道歉声中,来自申花的最多,这支自合并以来风波不断的球队,似乎新生出一种“道歉文化”来。

  3月29日,也就是申花俱乐部宣布下放杜威至预备队引起轩然大波的那一天,于涛跳出来道歉,检讨自己在与河南建业比赛中得到的那张红牌。之所以说是“跳出来”,因为他的道歉出乎大家的意料,当时申花俱乐部的媒体见面会正在进行中,于涛突然进入会场要求发言,以至于有记者如是问他:“你的道歉怎么看起来这么假啊?”

  于涛道歉让人意外,杜威道歉的消息,则早早被散播开来———似乎当时只有申花主帅吉梅内斯蒙在鼓里———果然一切如人们事先预料:杜威执一纸手写的道歉信,神色严峻,态度诚恳,读毕,俱乐部诸高层个个龙颜大悦。

  杜威在道歉信中,首先强调了“我的训练状态、比赛状态没有达到主帅的要求”,然后肯定了俱乐部“因此把我下调到预备队”的这一英明决定。这份道歉当然给了人们无数猜想,有好事者更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剖析,更有人断言:这只是生存压力之下催生的“真实的谎言”。

  道歉折射 “危机公关”意识

  道歉背后 “球霸”角色转换

  其实,杜威的道歉是否是“真实的谎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资本面前,球员的生存状态已大不如前了。

  “杜威被下放预备队”之所以成为今年中国足坛的标志性事件,正是昭示了中国职业足球这么一个现实:在与资本的对弈中,球员已败下阵来,沦为弱者。

  曾几何时,“年少多金脚臭脾气大”是中国职业男子足球某些选手的性格,2002年前后,那是中国职业足球的“黄金时代”,大牌球星动辄年薪、奖金上百万,还不包括所谓的“签字费”。例如,2002年,上海中远分别以950万元和900万元的天价转会费从上海申花“挖”到了祁宏和申思,这两人的年薪都超过了350万元;2003年,上海申花以1000万元从辽宁引进了张玉宁,后者3年合同收入第一年就达到300万元……

  在投资者为足球市场的泡沫而疯狂时,大牌球星成了抢手货,球员身价被炒作到偏离理性的天价,重金造就了“球霸”时代,大腕球星不把主帅放在眼里、甚至凌驾于俱乐部之上的现象比比皆是。

  但是在足球市场萎缩、中超品牌严重贬值的今天,足球投资者逐步回归理性,球员已经陷入供大于求的困境,频频遭遇欠薪、挂牌、失业……难怪,郝海东有“球员不如民工”之感慨。

  在资本与球员的对弈中,“球霸”二字,已跟“资本”二字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杜威被下放预备队,媒体与球迷都为他抱不平,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更是对资本终于露出了无情的真实面目之后的不知所措与难以适应。

  中国职业足球市场发展至今,仍然是畸形的。在过去,市场虚热、球员失控;在今天,球员又沦落为资本的玩偶———资本与球员与媒体与球迷的和谐共存,不知何时出现?

  当然,中国足坛“公开道歉热”的背后,并不仅仅是在资本力量下人的卑微与无奈,也多少折射出中国足球无论是俱乐部还是球员和教练的“危机公关”意识。

  跟2002年前后的极度火爆相比,近年来中国职业足球市场严重不景气,而这两年是奥运大年,是金牌项目的盛宴,是刘翔们的盛宴,足球更是面临只能吃点残羹的危险。

  如何赢得球迷、赢得市场、赢得机会?道歉是个好办法———无论是球员、教练,还是俱乐部,虽然高傲的资本往往只是找个替身出来道歉。

  做错了事,道歉总比不道歉好,至少道歉的姿态,能够让双方都找到一个下台阶的机会。比如“红牌大王”李玮峰,为了重回国家队,不惜辗转千里,“飞行”道歉;又如酷爱夜生活的崔鹏,多哈亚运会期间被国奥除名后,向全国人民发出公开道歉信,几经努力,终于重回国奥。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足球界倒是比娱乐界要进步一些,足球界急于把臭味洗掉,来重新赢得认同;而娱乐界,再臭都有人哭着喊着追捧,所以已经很臭的,还不惜把自己弄得更臭。

  新华社记者 肖春飞

  崔鹏道歉后重回国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