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江门南有座小山叫“八字山”,按照市建委的计划,这个藏在居民区中的山体将显露出来,一个投资过亿、八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地将在近期亮相。随着整治工程的推进,“躲”在山中的三个碉堡昨天已经显露,遥相呼应的排阵布局在今天看来,依旧让人感叹。更值得一提的是,专家和附近的老人都向记者证实,八字山其实是空心的,里边通道七拐八弯,甚是神秘。
八字山上
八个字变了好几次
八字山有不错的森林景观,深得周边居民的喜爱。今年62岁的刘七斤,天天来山上游玩,被一帮玩友尊称为“八字山总经理”。昨天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这一带根本没有房子,站在中山北路上就能直接看到山腰上的八个字,所以,老百姓就“八字山、八字山”地叫开了。
岁月沧桑,山上那八个字也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变换。刘七斤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先是用石头垒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字;到了六十年代末,变成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再后来的八个字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八字山大家都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名叫四望山。”在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最近编著的《南京山水城林》中就透露,“这里山势崭绝,足供远眺,故名四望。”
鼓楼区建设局包副局长昨天说,八个大字是八字山的最大特色,规划曾想恢复,但周边居民楼太多,无法拆迁,所以暂时恢复不了。
依山而建
当年碉堡间是相通的
“站得高、望得远,八字山还是南京的军事要地。”文物专家告诉记者,在《石城山志》中,就把八字山比喻成“大江屏障”,依据八字山有利地形与敌人斡旋,几乎是以前各个时代军队保卫南京的不二选择。
记者昨天在整治现场发现,半山腰上有个碉堡,枪眼直接瞄准小桃园一带。再往山上走,又有两个碉堡。可惜的是,这两个碉堡的枪眼已经被水泥封上。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碉堡出口的外边,还有难得一见的一段石头掩体。一位姓汤的老先生告诉记者,这三个碉堡可以说是遥相呼应,掩体则说明了当年在碉堡和碉堡间,战士是可以互相走动的。
刘七斤老人还告诉记者,说八字山是军事要地一点都不假。
“山体还是空的!”刘七斤揭秘称,在山肚子里,有不少当年挖下的藏兵洞。在他小时候,曾和好朋友钻到山肚子里,进去以后吓了一跳,“大得不得了”。
周边几乎所有的老人都证实八字山“空心”的说法,一位叫潘国华的老人称,山里边还有不少房间,“我怀疑是日本鬼子在里边搞细菌研究的”。
就地保护
碉堡群将成公园一景
知道八字山上有碉堡的人不少,但能说清楚其具体身世的却不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宅巍教授昨天说,在南京留下的200多个碉堡中,一部分是南京保卫战中,国民党部队修建的,一部分是日军侵占南京后建的。“八字山上的碉堡群很特别,但具体是谁修建的,说不清。”
文物专家季士家老人则向记者表示,碉堡群应该是民国期间修建的,八字山和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一样,都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节点。季老说,碉堡现在虽然没有列为文物,但它代表的是一段故事,有历史研究价值。
季老还告诉记者,这些碉堡还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
碉堡群同样引起了建设单位的重视。鼓楼区建设局负责人明确表态,在八字山的这次环境整治中,碉堡群将被就地保护,还要成为新公园一景。快报记者 尹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