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专栏/封面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禁批网吧牌照 到底让谁渔利?
· 权力呵护无法让瘦弱的消协长大
· 县政府“知错乱改”为哪般?
· 恶批“千里送药”是情绪化误读
· 开征物业税 不能伤及普通买房人
· “欣弗赔偿”只是难以复制的胜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3 月 1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禁批网吧牌照 到底让谁渔利?
叶军
  禁批网吧牌照,获利最大的是能以低价拿到牌照的人和掌握审批权力的相关部门。管理部门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放宽网吧审批而严格执法管理,细化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网络内容的分级制度。当然,前提是管理部门愿意放弃审批制带来的巨大权力,愿意承担更多的监管责任

  哪里有行业许可证制度,哪里就有寻租,就会产生许可证的市场价格。这不,文化部等14部委上月底“网吧审批禁令”刚下不久,市场就火速作出了反映。3月7日的《南京晨报》报道说,南京的网吧执照已经涨到了20万一个,北京等大城市更是炒到了100万。3月15日的《新华网》更是有报道说,文化部等14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今年全国不新增一家网吧。市场力量是无孔不入的。但文化部在以堂吉诃德的姿态与市场力量对抗。从2003年以来,为扶持连锁网吧发展,文化部只对连锁网吧发放经营牌照,而将单体网吧业主拒之门外;2004年全国开始网吧专项整治运动,暂停网吧审批;2005年7月,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审批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而现在,网吧审批再次冰封。

  一连串的禁止行动让已获经营许可的“槛内人”收获颇丰:先是私营业主向连锁网吧老板购买连锁牌照,一个牌照价格曾高达100多万元;地方网吧管理和牌照审批机构获得审批权后,也并不急于降低门槛,反而以“本地区的网吧数量和分布已经趋于合理,暂不审批新的网吧牌照”的托词,将申请者拒之门外,维持牌照的寻租费用;如今牌照审批再次冰封,那些手获牌照的大小网吧业主持照待涨。很明显,在严格的许可证审批制度之下,获利最大的是能以低价拿到牌照的人和掌握审批权力的相关部门,另一个副作用是增加地下网吧数量,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损无益。

  停止网吧审批的理由有多种版本,最大的原因当然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其他包括防止恶性竞争,便利网络管理等。虽然出发点不错,但这些理由同样不能成立。决定网络内涵的是内容提供商。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出发,政府显然应该加强对网吧“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管理,以及对于网络内容提供商的管理,封杀针对青少年的含有色情、暴力内容的网络游戏。如今对内容提供商手下留情,却对经营场所大动干戈,是谓头痛医脚,谬之千里。

  网吧布局如何才合理,应该由市场说了算,没有人会比经营者更为自己的钱袋子负责,以竞争让有能力的经营者脱颖而出正是市场的优势,政府无需为竞争操心。实际上,从具体的数据而言,中国的网吧覆盖面也并不广,根据2005年7月CNNIC发布的第16次统计报告,我国上网用户总数高达1.03亿人,上网计算机达到4560万台。1.03亿与13亿国民相比,4560万计算机与13亿国民的上网需求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由此可见,网吧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当初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和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联合英特尔(中国)、清华同方等企业推出网吧计算机推荐标准,被斥为另设标准的寻租之举,文化部很快澄清,受到市场好评。如今文化部可以更进一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放宽网吧审批而严格执法管理,细化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网络内容的分级制度,当然,前提是管理部门愿意放弃审批制带来的巨大权力,愿意承担更多的监管责任。否则的话,以许可证设租制造寻租收益,只能是与时代背道而驰。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