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封面焦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的哥为“自己”昼夜捐款18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3 月 1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的哥为“自己”昼夜捐款18万
3月5日,全国首创的“的士互助金”在南京诞生; 这是一笔不知道给谁的捐款:或者是别人,或者是自己
钟晓敏
  3月5日,对于南京广大的哥、的姐而言,意义格外重大。在这一天里,由江苏交广网FM107.9“江苏的士之声”牵头,大家自发筹建的“的士互助金”成立了———这在全国都是首创!

  很快,捐款的的哥、的姐排成了一条条长龙,短短5天,“的士互助金”已达18万元之巨。这笔钱,凝聚着一个个感人故事,也寄托着一个个希望……

  ■发起初衷

  关心别人

  就是关心自己

  “‘的士互助金’是应广大的哥、的姐要求建立的!”江苏的士之声总监黄烈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早在去年,南京接连发生的哥因疲劳驾驶而导致猝死的事件时,就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而设立“的士互助金”的动议,最直接的起因要追溯到今年除夕的一次慰问。

  在拜访一名的哥后,大家眼里都湿润润的。这名的哥在今年1月份被确诊脑子里长了瘤。医生说:“如果不开刀,对眼睛,甚至生命都有威胁。”可手术费要7万元,他拿不出来。为了活命,这名的哥首先想到向出租车公司求助,但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无能为力。”他向亲戚朋友求助,可捐款也只是杯水车薪。

  “我们单位没给我交医保,我该怎么办?我们出租车司机遇到困难,有谁能帮忙解决?”这名的哥在流泪。

  “如果我们出租车司机有一个救助体系就好了,我们互相帮助,自己帮助自己。”有人大胆提议。“的士之声”栏目经过研究,决定帮大家牵线搭桥,号召出租车司机来捐款,成立一个“的士互助金”,旨在关怀同行,关怀自己。

  3月5日是“学雷锋日”。“的士互助金”也在这一天开始了筹建工作。筹集地点就设在中石化加油站,位于和燕路、卫岗、三元巷、模范马路、汉中门、太平门、板仓、建宁路8个点。收钱的是“的士之声”栏目工作人员和广大的哥、的姐志愿者。

  募捐

  盛况

  车山人海

  3月5日清晨,经历了一场雷电雨的南京,格外清冷。南京爱心车队40名队员像往常一样,早早出发了,不过他们并非去拉客做生意,而是分布到了位于卫岗、三元巷、和燕路等8个加油站点。集体去加油吗?当然不是,他们带头去捐款了!

  其实,不止爱心积极。在他们捐款的同时,一辆又一辆出租车,从四面八方驶向了加油站。“我捐20元!”一位司机说,“这是我今天第一笔营运款,钱不多,但代表我的一份心意。”“我身上一共只有70元,我先捐50元!”“我还没开张,先捐100元!”……一时间,8个加油站点,捐款声此起彼伏。

  一副只有在超市排队买鸡蛋的盛况,在各个加油站点上演了!8个加油站点中,应天西路加油站点车队排得最长,一辆辆出租车延绵2公里,把4股车道占据了2股,捐款的司机竟排了200米长的队伍。

  交警五大队一位交警来了,大家本以为他会采取“驱赶政策”,不料他了解情况后,竟掏出了100元钱,跟着大家一起排队交钱。

  下关和燕路加油站点挂着一条宣传横幅,因为事先没打申请,违反了市容管理规定,招来了城管队员。可没想到,城管部门特事特办,当场给他们补办了手续!

  白天上班的出租车司机,热热闹闹在捐款;晚上干“二驾”的司机睡不踏实了,他们强烈要求牵头单位,晚上也设立一个募集点。这一要求很快得到同意,晚上的募集点就设立在应天西路一个的士服务中心。

  春寒料峭的夜晚,有人来捐款吗?前天晚上,记者前去探班。令人没想到的是,晚上10点,募集点灯火通明,捐款队伍从服务点一直延伸到大街上。

  一位冻得清水鼻直流的的哥告诉记者,他是从江宁专程赶来的!

  截至昨天,一共收到捐款总额达18.443134万。

  ■如何监管

  “的士互助金”总额已达18.443134万元,而且还将不断增长。那么大家该如何监管这笔“互助金”呢?的士之声副总监朱平凡说:“我们有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

  朱平凡说,他们正在筹建一个网站,本周内就将竣工,届时会将捐款者姓名、车号、捐款数额全部发到网站,这样就可以让大家一目了然,首先知道捐款总额的真实性。

  此外,“的士之声”将成立一个“互助金管理办”,并邀请的哥、的姐代表一起参与监管,对每一笔支出进行表决,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支配这笔资金的使用。对于数额比较大的开支,或者遇到意见非常不一致的情况,主播会在节目中进行公开讨论,征询广大听众的意见。对于账目的变化,包括开支、结余,主播都将经常性地在节目中予以公布,请大家一起监督。

  ■募捐故事

  一家三代不约而同,来了

  42岁的吴晶,已有10年出租车“驾龄”。

  他的车挂靠在江南出租车公司,一个月要交好几千元“挂靠费”。为了赚钱,他自己白天开,还拉上弟弟晚上换他开。“十年了,我和弟弟连除夕夜、大年初一都在上班。”吴晶心酸地说,一天不跑,就要倒贴几百块,他们贴不起。

  “听说要成立‘的士互助金’,心中真是感慨万分。”吴晶说,毕竟这是一个同行关心同行的行动,体现的是类似于“手足情”。3月5日清晨,他向模范马路加油站开去。“我自己捐50元,再帮弟弟捐50元。”那一天,他破天荒地给自己“放假”了:交了钱后,他决定留在现场,帮忙维持秩序!

  “哥,你怎么在这里?”吴晶前后忙活着,突然听到弟弟叫了一声。原来,弟弟听说这项活动后,也来捐款了,兄弟俩干脆一起留下来维持现场秩序。“爸爸、叔叔!”晚上6点,一声清脆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吴晶10岁的儿子也来了!与他同行的是吴晶70岁的老母亲。一老一少排队站在人群中,十分显眼,他们又捐出了50元。

  老板“的哥”想都没想,来了

  3月5日中午,龙宫大酒店老总刘小龙开着私家车,准备到店内“视察”员工工作。上车后,他习惯地把电台打开,电台是锁定好的FM107.9———他以前也是一名的哥,听这个台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电台里,主播正在播报广大的哥、的姐踊跃捐款的情况,刘小龙听了,心痒痒的。很快,他径直将车开到了卫岗加油站点。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为了纪念FM107.9,他捐了1079元现金。

  刘小龙是洪泽县人。早在1993年,25岁的他就到南京闯荡,做了一名的哥,一个人日夜开车,以车厢为家。在挖了第一桶金后,他回到了老家,开了一家小鱼锅贴店。2001年,他带着一笔资本,重返南京,开起了龙宫大酒店,如今还发展了连锁店。虽然富裕了,可他总忘不了那段当的哥的岁月。的哥的辛苦、压力,他最清楚。

  他们不是出租车司机,也来了

  在捐款的队伍中,有许多人并不是南京的出租车司机。

  一位的哥从马鞍山赶到了南京。他在风中排了两个半小时的队,才把钱捐了。“冷吗?”“不冷。”这位的哥搓着手,笑着说,“为我们的哥尽一点微薄之力,这点苦不算什么。”

  南京永隆出租车公司老总也送来了1000元现金。这一举动,让成百上千名的哥深受感动———南京一共有30多家出租车公司,现在捐款的只有这一家。

  在本次活动中,南京客管处一位名叫毛庆宽的工作人员,以个人身份来捐款了。3月6日他排队等了2个小时,终于把200元的爱心捐了出去。此外,他还代8个区的个体出租车司机组长,每人捐了100元现金。

  ■的哥心声

  希望出台政策

  关心的哥群体

  昨天,记者采访了40位捐款的哥、的姐。相比捐款,大家更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一些便民政策,更有效地关心出租群体。

  苏A946

  的哥:花修迎

  心声:捐款并不想图回报,只代表我的一份心意。身为的哥,我深深体会到的哥的难处,我希望这笔钱能帮助到需要的人身上。

  苏A907

  的哥:蒋正军

  心声:这笔互助金,建立得非常好。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我希望同行遇到困难,能走出来。不过,这笔互助金,毕竟杯水车薪,我们更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一些政策,切实给出租车司机减压。

  车牌号:苏A971

  的姐:田永贞

  心声:我和丈夫每人捐了107.9元。我们知道,这点钱,杯水车薪,只能应付一些小问题,我们更希望相关部门能给我们减负。

  我和丈夫轮换着开出租车,14年了,我们一个白天开,一个黑夜开,难得一起休息。我女儿说,她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爸爸妈妈一起放假就好了!”我希望能满足女儿的心愿,希望客运公司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免掉一天的挂靠费,让我们毫无负担地休息一天。

  实习生 蒋振凤 快报记者 钟晓敏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