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边扎个帐篷,撑起一条小船,迎着朝阳,向湖中心划去。在那里,放着一部钻探机,钻头已经距湖面百米,每隔几分钟,湖底的陈泥就会通过一根细管浮出水面。5年来,研究地理湖泊的专家们一直从事这样的工作。昨天,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该所主持的“湖泊沉积与区域环境变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参与该项目的沈吉研究员告诉记者,湖底陈泥好比千年气象档案,气候变迁秘密有望揭开,长江中下游地区趋暖可能另有祸首,不排除是一种自然周期的变化。而通过研究淤泥,秦淮河的水质也可以预测了。
找到千年气候档案
“我们正在打开一份千年的气候档案。”沈吉表示,拿南京来说,只有短短50多年的详细气象档案,这份档案里记载了“降水、气温”,甚至每一个小时的记录都有,但遗憾的是,时间跨度太短,而气候的变化往往是数百年为一个周期。如何了解过去千年的气候资料呢?未来百年甚至千年,气候的发展又何去何从?湖泊里的陈泥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一把钥匙,沈吉说,湖泊最长生命可达几万年,湖底年复一年自然积累下来的沉积物,就仿佛一个已经分开年代的气候档案,通过淤泥可以“还原”出当时的气候状态、植物生长等等信息。陈泥堆积速度比较慢,1厘米差不多对应50年的历史。专家告诉记者,透过这些陈泥,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信息,各个时代几乎都留下了“烙印”,例如5000年~6000年前,湖水沉积物里居然有水稻等植物的孢子,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出现农作物了。
300年前也有暖冬
研究南京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只能从太湖、巢湖两大湖泊着手。但意外发生了,“当时去太湖看了一下,水太浅了,太湖风又比较大,往往将表面的物质带到淤泥里,这样是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的。”沈吉告诉记者,不过,目前已经得出一些基本数据了。从近百年气候变迁来看,中国属青藏高原变暖速度最快,百年年平均气温已经增加4~5℃,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增温2~3℃。按照此速度推测,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应该逐步由暖期走向冷期了,但速度显然有点滞后了。
“暖冬也有可能是自然周期变化,不一定是人为造成的。”专家告诉记者,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大约是300年前,也出现过暖期,当时中国的气候也跟现在一样暖和,由此可以看出,冷、暖变化确实有一定周期的。
秦淮河水质可以预测
南京市民都很关心秦淮河的水质状况,这个略显沧桑的河流时不时就有点脏。“这其实就是一种富营养的状态。”沈吉告诉记者,现在都喜欢将已经高度富营养化的淤泥挖走,这样的清淤工程动辄就是几亿元的投资,而这次通过湖泊淤泥调查发现,可以将清淤的容量精确到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成本。不仅如此,还可以预测这条河流未来一周、一月甚至一年的状况。快报记者 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