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明太祖功臣图———缪俊铜刻画展》在中山陵开展,此次展览的铜刻画的原本是康熙年间著名画家上官周所作明太祖功臣图44幅。国家一级美术师缪俊通过对原作的研究,耗时一年多,以钢刀代笔,以铜版代绢纸,将这批功臣镌刻在了铜版上。
昨天,记者在中山陵中山书院内看到,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宁河王邓愈等44位明太祖功臣衣带飘风,或持剑而立,或张弓搭箭,或释卷览帙,或挥毫提笔,人物表情或淡定自若,或作恭谨上朝状,或气宇轩昂,或高声吟咏。“虽说这些画是刻出来的,但传统的笔墨是不可或缺的。”缪俊说,制作铜刻画的第一步就是用铅笔或者毛笔在铜版上画草稿。因为一般的墨水很难附着在铜版上,所以就连墨水也是特制,使其能够在铜版上多停留一阵。草稿打完,就开始刻了,一刀下去要果断,尤其是眼睛,钢刀是一刀“飘”下去的,如果歪一点,眼睛没有神采,这幅画就失败了。
“在雕刻男性与女性人物上,刀法也有区别,比如马皇后,我就用了单线条,展现女性的柔美,而郭英的线条就复杂多了,一刀刀要把盔甲刻得十分细致。44幅画,我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消耗了百余斤黄铜。”
为何想到在铜上面画画?缪俊告诉记者,铜被古人称为金。铜的颜色带有富贵气,在铜版上刻字刻画,前人还是没有过的,铜需要刚中带柔,从镌刻来讲,要求非常高,它既要有绘画基础,也要有书法基础,它要有强劲的臂力和坚强的毅力,也就是集文武于一身,才真正能把作品刻好。据了解,铜刻画以黄铜为材,经发纹、刨光、封闭等多道复杂工序制作而成,制作过程耗时多、难度大、工艺复杂。最终完成的精美铜刻画抗氧化抗腐蚀,可永久存放,工艺精细,质感古朴典雅。
记者了解到,缪俊先生昨天正式将这批铜刻画无偿捐赠给了中山陵园管理局,游客和市民可在“五一”前到中山陵中山书院观赏。
快报记者 项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