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民生 聚焦两会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学问大不如级别大,当教授不如当处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3 月 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学问大不如级别大,当教授不如当处长
全国政协委员、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吴中如猛批“学府”成“官府”
杜雪艳 梁波 陈轶
吴中如

  “公款吃喝的现象很普遍,国家应建立完善公务用餐的规定,明确什么样的场合、人员可参加公务接待。”

  ———政协委员建议推行公务用餐费公示制和实名制

  

  “无论什么原因,都没有国家利益重要。有关部门要给田亮为国家争光的机会。”

  ———人大代表为田亮讨说法,建议追责打压人才者

  

  “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不着力在经济、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而是在面子上做文章,最后得到的不是地方经济发展,而是百姓的怨声载道。”

  ———人大代表陈惠娟抨击中国式奢侈蔓延

  

  “奢侈消费的危害不仅在于浪费掉多少金钱,更在于鼓噪了不和谐的超前消费风,破坏了勤俭节约的良好风俗,背离了艰苦奋斗的美德。”

  ———人大代表祝义才抨击中国式奢侈蔓延

  

  “股市就像一个苹果,抛到最高点,自然就往下落了,但房价不同,尤其是广州的房价不同,广州的房价几乎没有泡沫……”

  ———政协委员称五年后珠三角难觅均价万元以下住房

  

  “政府拍卖的土地,房产开发商经过几次转手后不断抬高价钱,从中获利,而这些利润最后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对消费者很不公平。”

  ———人大代表、五邑大学校长林健建议

  镜头

  ××大学××系主任”,后面还有括号“正处级”———拿到这样的名片,让人感觉面对的更像是个政府官员,而非学术科研人员。

  一个小小的括号,折射出时下高校浓郁的“官本位”色彩。大学校长、院长,几乎都是由主管部门按照选择政府官员的标准来任命的。任职后,他们也很少能有时间沉下心来带学生、做科研,而是频频出现在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主办的各种会议、论坛上……

  声音

  “长此以往,‘学府’要变成‘官府’了!”这次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吴中如提案呼吁,应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让“官本位”回归“学本位”,让高校真正成为“学府”。

  “学府”变“官府”

  学问受冷落

  “象牙塔里藏着一个完整的小社会,等级森严着呢!”江苏某高校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其实大学俨然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官场。在政府主管部门举行的一次含有高校“一把手”职位的“公推公选”中,很多报名者是校内的知名教授、博导,为什么这些专家学者都扎堆想当官呢?原因很简单,只有当官才能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占有更多的资源,无论是学科建设资金、研究经费,还是教学收入分配,“学问”大的都不如“级别”大的。

  “如此一来,很多教师、学者根本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做学问,而是越变越浮躁!”吴中如委员接受记者采访时,斥责了一连串“以官治学”的现象,例如,校学术委员会沦为校行政的附属,且若有若无;大多数高校在教师的聘任、晋升、引进等工作中,其评委会的成员,通常由校行政官员确定,学术权威难以发挥作用,决定权取决于行政官员;居于校行政职位上的“双肩挑”的官员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项目和经费支持,并掌控学术研究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权,等等。

  高校竟成仕途通道

  吴中如委员认为,上述现象客观上也与政府对高校“统”得过多有关。高校内部管理机构基本上与政府主管部门对口设置,致使“学府”变“官府”。在高校中,出现了一些极不正常的现象。例如,京外高校纷纷在京设立办事处;将高校确定为副部级、厅局级,导致有些人视高校为步入仕途的“通道”,等等。 “在很多国际知名大学例如哈佛等,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部级、厅级的,这一不正常现象为我们所特有。”

  江苏某大学一位“处级”行政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高校负责人被查出有腐败问题的并非个别,这也与上述现象有关。随着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干部聘任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校领导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滑向腐败。

  应对

  建议一:

  “官本位”回归“学本位”

  吴中如委员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应以加快学术权力制度建设和教育职员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启动新一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是要从“官本位”回归“学本位”。制定并出台我国高等学校学术事项审议、评定制度,为“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授治学”提供制度保障。应依照《高等教育法》第42条,“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的规定,进一步从管理制度上明确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设置,教师的聘任、晋升、引进”等工作中有关学术事项上的审议、评定的主体地位及职权范围。凡是应由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定的事项,必须经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定,改变目前高校中学术权力过于薄弱的现状,以强化“学本位”。

  建议二:

  取消高校行政级别

  其次是“官府”变“学府”。针对高校的特点,应实施教育职员制,取消与政府领导职务对应的行政级别制,真正由教授、专家学者来治教、治学,而非行政管理人员。

  建议三:

  行政管理人员纳入“公务员”

  吴中如委员说,依照《高等教育法》第49条,“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的规定,在总结2000年以来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进行教育职员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在我国公办高校中全面实施教育职员制度。在接受采访时他认为,可以将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纳入公务员制度,使得高校内部行政权力回归服务职能,以强化“学府”定位。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陈英 常毅

  大学也有泡沫

  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

  大学“注水就业率”该歇歇了

  每年到了七八月份,高校毕业生离校之时,学校便开始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番统计之后,不少学校提供出了令人咋舌的高就业率,70%的算正常,有些民办高校甚至是100%!“真的这么高吗?” 很多人对此产生质疑,就业率“注水”的现象在现今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也暴露得更加明显。

  对此,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便建议,改进目前的就业率统计方式,杜绝就业率“注水”,告诉公众一个真实的就业现状。

  7月份就谈就业率,学校被迫“注水”

  “找工作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朱永新说,有的学生在毕业后花半年、一年的时间找工作都是正常的。而现实情况却是,高校普遍以7月份的“就业率”来评价毕业生就业状况。不言而喻,如果“就业率”过低,自然影响学校排名和今后招生,因此学校往往给学生施压。这种做法,不但加大学生和教师的“就业恐慌”,而且直接导致“注水的就业率”。

  改统计“签约率”为“落实率”

  朱永新提出,取消高校7月份“签约率”的考核,而以更加宽松的“落实率”来作为衡量指标,并且不能靠高校自报,而是依靠统计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和人才市场、社会调查机构等进行相对独立的调查和评价。

  关于统计时间截点,朱永新建议以每年12月31日为截点,即统计半年后就业率,这样做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快报特派记者 郑春平 陈英 常毅

  陈静怡 全国人大代表、太仓市实验小学幼儿园主任

  好雨知时节,北京更温情

  “新年好,新年好!”代表们又一次见面了,大家很亲热地问候着,心里似乎都有一份不言自明的情绪:今年是本届人大任期的最后一年,无论是这份特殊的职责,还是五年来积累的友谊,都使得这次的北京相聚显得更加珍贵。

  上午,带的东西刚整理好,已经有记者来“打扰”了———在两会上除了代表委员,最忙碌的恐怕就是记者了吧。

  中午的时候想出去走走,可是天却下起了雨,北京人说这是难得的雨,“好雨知时节”的雨。现在的江南已经是春早花乱开,这场雨也应该能催发北方柳树的绿芽吧?

  下午三点江苏团开了预备会议,会上提到的两个细节是“新鲜”的:一是网上公布了各个代表团的住地,二是赋予境外记者更大的采访自由权。我觉得这是好事,但是对于代表恐怕也是一个考验———是否都具备了从容应对的能力了呢?时代的发展对代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记者·身影

  魅力张海迪:看我的博客吧!

  “呀,那不是张海迪吗!”昨天,记者冒雨跑到政协委员住地之一的华润宾馆,采访不是很顺利,正准备离开,耳边飘过的这句轻呼让记者立马又来了劲儿:张海迪?在哪儿!

  可不是嘛,永远是温和的微笑,一副已经形成标志性的眼镜,轮椅上的张海迪还是那么神采奕奕。“海迪你好!”记者迫不及待地上前打招呼,不料还没说完,旁边已经有“一拨”政协委员奔过来抢着与海迪打招呼,“太想你啦!”“终于又看到你啦!”……委员们张开双臂,与海迪热情相拥。见他们如此融洽,记者一时有些“不忍心”打扰,不料细心的张海迪却主动伸过手来: “小妹妹你好!”她这么一叫,记者倒是不好意思起来,“您今年带了哪些提案?”“带了,带了。您可以看看我的博客,我在上面写了一些……”

  短短的交流不断被打断,虽然采访不算“充分”,但记者却觉得心里装得满满的。记者看到:作为感动了一代人的偶像,张海迪,魅力依旧。

  ■两会圆桌视频

  “1号提案”来了 廉租房政策咋说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今日下午做客生活南京“两会圆桌”

  快报讯 如何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已经成为今年“两会”讨论的焦点。

  “通过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让每一户中低收入家庭都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这份由民革中央提交的《关于政府参与投资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议》的提案,被本次全国政协会议提案组定为第1号提案。

  如何看待这些提案建议?2007年廉租房政策是否会发生质的变化?“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距离我们还有多远?面对一连串问题,现代快报生活南京网站(www.lifenanjing.com.cn)特别邀请了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今日15:00-16:00做客“两会圆桌”为您分析解读。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