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夫子庙上灯喽!
昨天是正月十三,是元宵节传统的上灯日。昨晚7点,夫子庙的灯全部亮了起来,与白天相比,游人多了不少,大批警力进入紧张状态。总体来说,正月十三夫子庙秩序井然,平稳上灯。
警方估计,昨晚观灯的人数超过了20万,比平时周末人数要多。“对于我们来说,紧张的时刻就要到了,游人是盯着花灯,我们是盯着游人。”一位现场执勤的民警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走了一段,发现随处是警察的身影。除了身穿警服的民警之外,记者还看到,装备整齐的特警、消防队员,以及夫子庙外围的应急车辆也在严阵以待。警方介绍,虽然昨天晚上人数不算很多,但是警力布置已经全部到位,参加安保的警力一共有2850人。只要灯会现场任何一处出现问题,民警接到报警后,几秒钟的时间就能到达现场。
快报记者 朱俊骏 吴杰
民警带孤老去赏灯
昨天一早,家住自新巷的孤寡老人任素鹃已经在门口张望了,因为夫子庙派出所的民警们要带她去赏花灯、坐游船、吃元宵。
任素鹃老人90岁了,昨天9点,夫子庙派出所的民警吴中华、王春华、陈慧、闻野四人来到老人家,将老人接上车,带到了夫子庙。
民警推着轮椅,老人则不断向两边张望,高兴得像个孩子。老人说:“我很久没出来了,已经记不得上次看花灯是什么时候了。”民警向老人介绍着夫子庙灯会的情况。当经过一盏菠萝灯时,老人一个劲地盯着看,民警连忙把灯买下送给老人,老人说:“我小时候就喜欢这种灯。”赏完灯,民警又带着老人去坐游船、吃元宵。快报记者 朱俊骏 吴杰
小手将废品变花灯
废弃的果汁瓶、装菜的小篓子、水果纸箱、挂历、西瓜皮、胶卷……这些家里的废弃物品,都被做成了灯。昨天,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门口,挂上了上千只造型各异的元宵灯,这些灯都是孩子亲手做成的,“另类”灯展吸引了众多家长带小孩前来观赏。
记者看到,孩子制作的灯可谓千奇百怪:西瓜皮上刻字,两只篓子叠在一起,果汁瓶上贴上两对翅膀,两只鸡蛋盒子摇身一变称为龙的嘴吧,酒瓶的纸外壳做成小屋形状……家长们也纷纷感叹,孩子很有想象力。
快报记者 许小红
五彩元宵送给老师
昨天一早,白下区王府园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把自家的花灯带来了,把幼儿园装成了一个“灯会”。
“孩子们快洗手,我们做五彩元宵啦!”灯刚赏完,食堂阿姨就端着大盆出来吆喝了。大盆里装着各色的用来做汤圆的面疙瘩:黄色的是用“果珍”染色后的面团;绿色的是青菜汁;粉红色不好找,就加了点食用色素。
小朋友们乐坏了,你捏一个,我捏一个,那边一个孩子索性把黄色的绿色的粉色的面团捏在一起做成了一个特大汤圆,捧着给老师看:“老师,这个汤圆叫‘吉祥如意’,送给你。”
快报记者 黄卓琳
社区为寿星庆元宵
昨天,七家湾社区为百岁老人王玉华和20多位孤寡老人提前庆祝了元宵节。
中午,当记者赶到七家湾社区时,社区工作人员正忙着煮元宵,老寿星王玉华身着大红袄端坐在桌子的一头,20多位孤寡老人把她当成了“明星”, 纷纷问:“王老太,你平时都怎么锻炼身体呀?”“你是不是喜欢清淡的饮食?”王老太不紧不慢地说:“我闲不住,经常洗碗、洗衣服、浇花……”原来,老人家还养了100多盆花草。听得大家都很羡慕。实习生 蒋振凤
快报记者 钟晓敏
秧歌扭起来
昨天上午,樱驼花园社区的文艺骨干们穿上绸缎的衣服,扭秧歌迎接元宵节。
“太有意思了,元宵节还演吗?”居民关切地问。“只要大家喜欢,什么时候都能演,何况马上就是元宵节、妇女节了!”一位骨干干脆地说。只见大家穿着黄色、绿色、粉色、红色的衣服,有节奏地挥动着手里的彩带,喜气洋洋地列队扭在社区道路上。许多爱好秧歌的居民也即兴加入了队伍。 快报记者 周鹰
居民大联欢
昨天,健园社区“民族之家”的十几位居民和武警战士一起包元宵下元宵,欢度元宵节。
社区内的回族、满族、苗族、锡伯族、维族、蒙古族、畲族、壮族、汉族等九个民族的居民代表,精心准备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元宵,其中有牛肉、羊肉、核桃肉、芝麻、豆沙、芥菜、花生、青菜、萝卜等馅。虽然许多战士都是第一次包元宵,但在社区阿姨们的指导下,战士们很快就学会了。大家齐心合力包出了几百只元宵。
快报记者 郭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