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讯(记者 项凤华 实习生 潘玮珏)“为民工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为何见不到民工的身影?”最近有不少人对此感到奇怪。昨天,记者在江苏省职业介绍中心举办的大型农村劳动力专场招聘会上调查发现,其实他们早就进来找工作了,只是他们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旧印象中的“农民工”模样。
“速招装配工,30岁以下,包食宿,底薪900元,加班另算……”“急招保安,35岁以下,包食宿,月薪1000元,签合同,每周休两天,按时发工资……”和以前一样,2007年春节过后,许多单位都急着招人,不同的是:招工的在拍胸脯许诺,找工的却要货比三家。这主雇之间,好像过了一个年就变了样。
上午10点,招聘会场人流如织,记者在现场观察了近两个小时,只看见两名携带行李的求职者进场,不少人都是“一身轻松”前来求职。来自连云港的丁师傅穿着西服,头发梳得很整齐,“我一点也不担心找不到工作,因为我有电工中级技术证书,而且我比城里人能吃苦。”
早几年,农民工进场只要有工作就行,对待遇方面的要求几乎很少。而现在他们也开始讲待遇了,不少人把待遇放在了求职的第一位,还开始关注工作环境、劳动保护条件等。“现在的民工敢于‘用脚投票’,面对单位提供的低廉工资待遇和恶劣工作环境,不再像过去那样忍受;觉得不合适,就辞职。”江苏省职业介绍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现在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是把布衣换上西装那么简单。不管从哪方面看,已经很难从外表上辨别他们是否是民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