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一]
听说拆迁高兴得放鞭炮
今年64岁的南通人曹惠英曾经以为,她这一生再也不会从低矮逼仄的棚户区“山芝庄”搬走了。
山芝庄是南通主城区里的一个棚户区,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民绝大多数是解放后弃船上岸的船民及其后代,常常一家四五口人挤在不足30平米的棚户内。连同80多岁的老母亲在内,曹惠英一家五口就住在31平方米的棚户,“屁股碰屁股,实在是没法挪”。
人总是希望能够有尊严地活着。尽管1991年退休后曹惠英只拿133元/月的退休工资,但她一直梦想买套大一点的房子。2000年以来,曹惠英揣着苦苦积攒多年的2万元,试图买一间50平米以内的房子。“可是找来找去也找不到我能买得起的房子。” 不过一切自2005年山芝庄拆迁发生了变化。
“那天居委会开拆迁动员大会,我那个掌鼓得是噼里啪啦。一宣布排队签拆迁协议,好几百人挤着排队,我这老胳膊老腿半天才排上号。”兴奋不已的曹惠英随后就上街买了挂鞭炮放,“这鞭炮一炸啊,整个人浑身舒坦,这么多年的委屈一下子就噼里啪啦地散了。”
根据南通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拆迁政策,曹惠英掏出多年的积蓄,再贷了点款,花了不到17万元就拥有了过百平米的新居。“要按市场价,这房子得值50多万,我两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背景
南通市近3年多来共有48220户居民享受到政府发放的一次性购房补助;今年南通又在全省率先启动保障性商品房建设。
[印象二]
市民李普仙的“遗憾”
站在自家宽敞的客厅里,乐呵呵的李普仙老人心里略微有点遗憾。“这要是以往在农村的祖屋里,儿女们早就上门帮我忙活过年了。”李普仙一边让老伴泡茶,一边忙着给记者发中华烟。
李普仙是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城东村的村民,今年75岁,育有两儿一女。前几年城东村房屋改造,老李用原先不到200平米的农村私房一口气置换到4套中等面积的楼房,原本住在一起的一大家子分成了四户。儿女们只有休息时间才能来看他,这让老李心里有点小小的“遗憾”。但很快,老李又对记者说:“不过也没必要让儿女和我住在一起。我一年从村里分红1万多元,老太婆每个月拿700多元退休金,小毛小病的在村里医疗站就解决了,要他们住过来干嘛!”
城东村的施宏生书记告诉记者,城东村位于南通城郊接合部,是较早实行拆迁改造的地区,如今村集体股份经济发达,村民早就成了“股民”。通过房屋出租,兴办三产等经营手段,去年一年,只有836口的城东村村民集体收入606万元,城东村的村民按股分红,男的超过60岁,女的超过55岁,每人当年平均分红超过13000元。此外村里还落实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村民平时看个小毛小病不用花钱,就是生了大病要住院,村里也帮忙报销一半。如果确实是费用比较大的重症,村集体讨论后甚至可以承担绝大部分。
[印象三]
走在街上心里很踏实
2006年9月在南通市百花苑社区偷东西的吴某应该是那天南通最“郁闷”的人。他哪里想到,半夜三点“辛辛苦苦”攀爬进某居民家中准备盗窃,居然这个时候还有小区保安巡逻,将他人赃并获。
事实上,在社区居民的积极义务参与下,包括百花苑小区在内的很多小区都有24小时治安义务巡逻小分队。通过这些安全网络,南通市已经连续四年公众安全感位于全省前列,破获杀人案件45起,破案率100%。
国松美江是一位日本老人。1995年从上海坐船到南通旅游,没想到“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地方”。数月后,国松美江在学田苑租了间房子,一住就是11年。国松美江说,选择长住南通,一是南通人好,二是南通平安。两个月前,国松美江在南通过了她70岁的生日。
背景
连续3年省统计部门组织的公众安全感测评中,南通公众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表示肯定的保持在98%以上,稳居全省首位。
[印象四]
无红包医院推向全市
“蔡医师连我们的一支烟都没抽到”,这是夏美先向记者念叨得最多的一句话。她的丈夫成来军今年1月29日在上海游玩时肝病发作。当时成来军昏迷不醒,“我丈夫以前在南通三院看过肝病,一直说三院好,我就把丈夫转到南通三院治疗。”
2月8日晚,患肝硬化的成来军必须手术进行肝移植,“8号晚上做手术前,虽然知道三院是‘无红包医院’,我还是拿出3000元准备交给主刀医师蔡卫华,可是蔡医师坚决不收。做了一个晚上的手术,他们连我们的一支烟都没抽到”,说这话的时候,夏美先既高兴又遗憾。
在南通三院门口右侧,记者看到了一块已是锈迹斑斑的牌子,上面写着“无红包医院”。南通三院的院长王陆军笑着告诉记者,“这块牌子是10年前挂的,没换过,也没被人砸过”。
他说,10年前医院领导带一批专家到农村义诊。当回访到一位张姓病人时,他执意塞给一位专家一只“红包”,转身就跑掉,专家追出去好远没追上。义诊结束后,专家当着大家的面打开“红包”,惊呆了:50元的“红包”,居然都是厚厚的一叠毛票,皱巴巴的,最大的面值10元,还有5元、1元甚至5毛的小票。
后来,当登门退还“红包”时,这位病人一家祖孙三代六口之家就住三间茅草房,“这件事情对我们触动很大”。
背景
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批示,“‘无红包’医院好,可以推广”。去年10月27日,李源潮到医院实地视察,并称赞:我在这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倡的和谐医患关系。
[印象五]
濠河边上的博物馆群
2月11日,刚从河南商丘出差来到南通的张先生,借工作之余,到了濠河风景区内游玩。“早就听说南通的濠河很有名,现在看了真是觉得不虚此行”。
张先生所游玩的濠河风景区,原为古护城河,史载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筑城即有河。现周长10公里,水面1080亩,水面最宽处215米,最窄处仅10米,是国内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距今有千余年的历史,是国内仅存的四条古护城河之一。濠河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30华里的濠河环抱古城,被国内外游人誉为“少女脖子上的翡翠项链”。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全国跑,一条河周边竟然建有20多家博物馆,我还真是没见过,这足见一个城市对自己历史的珍爱”,在环濠河的南通博物苑、蓝印花布博物馆、珠算博物馆等博物馆群转悠一圈之后,张先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个博物馆看下来,收获真多。”
背景
南通市精心打造环濠河景观体系,使濠河周边景观和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印象六]
现在的干部就是不一样
南通市民沈先生前段时间刚买了辆新车,可由于工作忙,一直找不到时间去上牌。2月10日,星期六。处理完一大堆事务的沈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市车管所打了一个电话,“我想今天办理上牌手续可以吗?”没想到工作人员用肯定的口气告诉他,“只要材料齐全,当天就可以办结。”听到这句话,沈先生高兴地拿着材料到市车管所,并很快上好了车牌。“真没想到,以前总是觉得在机关办事,跑几趟腿是正常的,现在感觉不一样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通市对严重影响发展软环境的机关工作人员,群众举报一次查实换岗、两次查实下岗、三次查实辞退,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督查等部门制定并配套相关措施。5年来,通过明察暗访、群众举报,涉及处理的有110多人次,辞退的有6人,待岗的15人,调离原工作岗位的8人,其余的给予不同的处罚和罚金、诫勉谈话等。
背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最具竞争力的50个城市中,南通政府服务质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780万南通人民发扬“敢为人先,包容会通”的新时期南通精神,其GDP增幅自2005年以来连续两年保持全省首位。
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把南通的飞速发展归结于“功夫在诗外”。对此,快报记者走进南通,那一个个具体而细微的事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构建和谐南通的市民群像。采访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和谐南通的发展,恰恰也正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致力构建和谐江苏的一个精彩缩影。
范朝礼(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用“功夫在诗外”来形容南通市委市政府构建和谐南通工作很确切,也很精到。“功夫在诗外”,是宋代诗人陆游向他儿子传授写诗经验时说的,强调写诗要注重实践,在我理解,也就是不能为写诗而写诗的意思。同样,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功夫在诗外”也就是说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
从发展的初衷来看,就是要谋求实现人类的幸福,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显然,南通“功夫在诗外”的做法就非常好,是在积极探索发展的路径,契合发展的初衷。
今年江苏省委明确“要促进苏中实现崛起”,在我理解“苏中实现崛起”就是要使目前苏中能全面融入苏南经济圈。放在这个大背景下考量,南通人“功夫在诗外”的做法完全贴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构建和谐江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所谓和谐,我理解最核心最基本的就是利益和谐。现在通过“功夫在诗外”的做法,顺应群众的需求,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一个个最现实的问题来解决老百姓的需求。比如现在南通的无红包医院,比如南通老百姓的安全感年年提高,可以说老百姓和政府之间心与心的距离一点点贴近,日益融合。什么叫和谐,这就叫和谐。
快报记者 金凝
陈超 刘国庆
■专家点评
“功夫在诗外”
契合发展初衷
南通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面向上海与苏州、无锡、常州,背依广袤的苏北平原,素有“江海门户”之称。
南通市是著名的花园城市,宽阔清澈的濠河静静流淌,市内现代建筑群与历史文化建筑相互衬托,尽显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国内最早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师范学校,新建的纺织博物馆、给水博物馆、建筑博物馆、风筝博物馆和韬奋纪念园、沈寿纪念馆、赵丹纪念亭等也颇值得欣赏。
南通作为我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长江流域进出物资的转运枢纽港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素有“扬子第一窗口”之称。每天,世界各国的万吨级轮船在这里川流不息,随处可见。
■南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