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讯(实习生 平原 快报记者 项凤华)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趋吉避凶,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南京博物院40余万件藏品中,不少都是以吉祥为题材的文物,昨天,南京博物院从众多藏品中精心挑选了100余件宝贝,举办以《和·福寿康宁·吉庆如意》为主题的文物及书画展,献给市民。
“过年,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年画。它不仅题材丰富,色彩鲜明,还反映了中国各地关于春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发展,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欧阳摩一指着一幅名为《福神》的木刻年画向记者解释,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有过年在门上贴门神的习俗,为的就是驱邪避灾。因为年画每年都会更新,所以保存相当不易。
这张《福神》创作于清代晚期,正中以福神作为主题纹饰,福神头顶上满是龙纹、火珠纹、蝙蝠纹、钱纹和如意云纹,都是福的象征,可谓是福满天下。在福神脚下还有个大聚宝盆,象征有福有财、吉祥如意。
“这幅《刘海戏蟾》,实际上是把‘刘海耍金钱’与‘刘海戏蟾蜍’这两个故事糅合在一起,绘成刘海手执串有金钱的彩绳在逗弄一只三腿蟾蜍的图,也可称为《刘海耍钱》。”欧阳摩一解释道:“刘海是五代时人,曾当到宰相,但他很爱好功名利禄。后得八仙之一钟离权的点化终得大悟,由吕洞宾度化为神仙。他曾化名阿保投到一个富商家里打工,干活很卖力,但是不要工钱,实际是为寻找从他那里逃走的一只三条腿蟾蜍。”
后来有人看中刘海无忧无虑的散仙神态,遂视为祥和之兆,也有人看中他手上的金钱,以“撒钱”代“耍钱”,巴不得“撒”之不息,久而久之刘海便成为财神的替身了,百姓家里挂着一幅《刘海戏蟾》也是希望这一年能够吉祥富余。
■特别提醒
此次展览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30(除夕和大年初一不对外开放),门票票价为20元,学生、军人、离休干部和残疾人凭相关证件可免费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