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头收购价0.3元/斤到1.5元/斤,南京八卦洲的蒿农们10天之内经历蒿价“蹦极跳”。2月4日,罕见的暖冬把蒿价打到了10年来的最低点,0.3元/斤。今年50岁的刘成付,八卦洲大同村人,在2月5日前后,以0.4元/斤的价格把暖冬催熟的4亩芦蒿全部出手了,可是掐着手指头怎么算都是赔了本。记者昨天下午见到他时,他正在邻居钱宝琴家帮忙采摘芦蒿,一小时2.5元,“能赚一分是一分,不能一年白忙活还赔本吧”。
种芦蒿还倒赔500
八卦洲大同村90%的村民都在种植芦蒿,2月初,因为气温高,前期被催熟的芦蒿,一些村民就狠心选择了不采摘;另外一些村民只好贱卖给菜贩。让人几乎吐血的收购价让蒿农们伤心不已。“品相最好的只能卖到0.3元/斤,差点就0.2元/斤甚至只有0.1元多,要知道成熟的芦蒿只有两三天的‘寿命’,但这个价钱,雇人来采摘都雇不起,我只好放弃采摘。”钱宝琴告诉记者,放弃的一亩芦蒿如今都老了,只好全部铲掉。
而刘成付是没狠下心,但结果还是赔。2月5日,思来想去两夜没睡好的刘成付红着眼睛决定把芦蒿全部采来贱卖,避免进一步跌价。“整个交易中,我都是在求菜贩,哪怕一斤能多加个5分钱,可菜贩说,如果不卖,采好的芦蒿只能烂掉。”刘成付低着头猛叹气,似乎后悔当初这个无奈的决定。刘成付告诉记者,4亩芦蒿一共卖了3000元,而投入成本却很多,像1500元的肥料费、400元的农药费、1000元的人工费、200元的雇人采摘费,一共3100元,赔了100元,还没有把塑料大棚的折旧费用、请人种秧的费用给算进去,如果全部加起来,至少要赔500元,“这还不算我们全家一年的辛苦投入”。
刘成付告诉记者,“当时卖的4毛钱一斤真太低了,要翻一番8毛一斤才是我的心理保本价,那今年才算不白干”。
而在刘成付的一个账本上清楚地记着,2005年,芦蒿收购价平均在2.5元/斤,4亩地纯赚1.2万元;2006年,芦蒿平均价1.9元/斤,纯赚6000元;2007年,芦蒿收购价0.3元/斤,净赔100元。
10天经历“蹦极跳”
2月4日,八卦洲地头的收购价是0.3元/斤,2月8日,收购价升至0.5元/斤,2月10日,收购价1元/斤,2月14日,收购价1.5元/斤。10天之内,蒿农经历一场如同股市般的遭遇,虽没有大悲后大喜的感觉,但对于一些蒿农来说,总算“解套”了。
钱宝琴是相对幸运的,目前还剩2亩,这两天收购价有望回到1.5元/斤。“要是年后暖的话,我们就一点机会也没有,现在还能想法能不能赚一些”。钱宝琴就纳闷,为什么今年暖冬镇上也没个什么提示呢?“这种情况三年前已经有过一次,早些知道的话,我们可以用调节药水的方式,延缓芦蒿生长,错开低价,但没有人告诉我们。而且我觉得除了天气原因,是不是也有大贩子人为压价的原因呢?我是想不太明白”。
种植芦蒿是八卦洲的传统副业,也是当地居民的“储蓄罐”,但芦蒿季节性强,如果销售不及时就易出现“烂市”,事实上“烂市”现象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只是今年格外严重。“去年12月到今年2月,芦蒿每年只能卖这一季,老这样只能不做这行了”。
蒿农总不如菜贩子
在钱宝琴的芦蒿大棚里,记者还巧遇了来收购芦蒿的刘某,他收的货负责供应市区科巷菜场。“我们都是先拿货去卖,第二天再给农民钱。明天预计批发价能到1.8元/斤,所以收购价可能会是1.5元/斤。今年的芦蒿前期上市量大,把年前价格也打压了下来,即使菜场价最贵也只卖到2.5元/斤,去年批发价至少在2.5元/斤”。
刘某告诉记者,科巷菜场的芦蒿批发大户主要来自武汉,像他这样的小贩只是每斤赚点3毛钱差价,一天批发400斤左右,不像那些武汉的大贩子,一天的交易量都在两三千斤。“不管我们怎样,他们都是赚钱的”,刘成付无奈地说,“再贱,他们的利润也必须保证至少每斤3毛钱,苦的是我们。”
那蒿农为什么自己不能去卖呢?刘成付苦笑说:一天几个人忙着摘下来,也就有数百斤,哪里还有人来负责销售呢?去年他们几个邻居曾结伴雇车拉了700斤芦蒿去科巷菜场,结果被管理人员赶了回来。“没有进场证,没有一个交易市场会让菜农进的,都要收钱啊”,刘成付咬着牙说,“今年不种芦蒿了”。
快报记者 杨坤 卞飞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