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民趣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涵碧轩”年内有望开放
· 来,和骆驼照张相
· 姚大妈拥军9年缝了近万双鞋垫
· 居民齐动手包饺子迎新春
· 为和员工沟通 老总去学心理学
· 居委会里 来了个“小跟班”
· 巨幅对联迎佳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2 月 10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来,和骆驼照张相
王觅
  昨天,在高桥门附近扬着灰尘的小道上,王永超吃力地蹬着一辆吱吱呀呀的破旧自行车,身后跟着他的两个“亲人”———一名身材矮小的中年妇女和一头壮硕的骆驼。中年妇女是王永超的妻子,而那头骆驼,既是他们俩的“孩子”,又是夫妻俩谋生的工具。

  来,和骆驼照张相

  “照相啦,和骆驼照相作个纪念。”妻子牵着骆驼一路走,一路敲响手中的一面铜锣,用嘶哑的声音卖力吆喝着。王永超在前面低着头,自顾自蹬着自行车。昨天下午4点左右,高桥门附近双麒路一带的居民,被吆喝声和这新鲜的一家“三口”纷纷吸引,好奇地打量着。“来,和骆驼照张相吧,一张10块,两张15块,现照现取。”王永超妻子停下脚步,笑着对围观的居民说。

  这头骆驼长着蓬松浓密的棕黄色毛,高高的驼峰上,铺着一张红色的布毯,脖子上系了一只铜铃,挂了一块写有“照相”二字的牌子。见居民只是好奇地观看,王永超和妻子又牵起骆驼推起自行车,缓缓地走出人群,把一堆笑声和议论留在了身后。

  记者跟随王永超夫妻走进了一个居民村,王永超妻子又重新敲起了锣。“哗啦”一下,围上了一群小孩,兴奋地高呼着。“妈妈,骆驼!”一个在母亲怀中的孩子大叫起来!

  三轮车是他们的“家”

  摸摸头,拽拽拴在鼻子上的绳子,骆驼两只前腿突然顺从地跪倒在地,紧接着整个身子趴在了地上。孩子兴奋地爬上了骆驼背,坐在两只驼峰中间。“这家伙听话得很,从来不发脾气。”王永超一面帮孩子调整着造型,一面向记者诉说着他和骆驼的故事。

  王永超和妻子来自安徽利辛县农村,去年5月,王永超从书上看到,用骆驼供人照相可以赚钱,于是和妻子商量着,用所有的积蓄托人花了7000块钱,从新疆买回来一只母骆驼。去年年底,王永超又东拼西凑借了两万块钱,配了一台数码相机、一台“爱普生”数码打印机和一辆农用三轮车,夫妻二人用三轮车载着骆驼,从老家来到了南京。

  “来南京一个多月了,我们白天就在高桥门一带给人家拍照,晚上我俩就睡在三轮车里。”王永超说,三轮车就是他们在南京的“家”,夜晚的寒气让他和妻子裹紧了被子,还是冻得睡不着,“骆驼比我们好多了,那家伙耐寒,毛又厚,在外面睡得舒服得很。”

  骆驼是他们的“孩子”

  孩子在骆驼背上兴奋地哈哈大笑,骆驼一动不动地趴着,面无表情地干嚼着嘴。王永超找好位置掏出相机,迅速按下快门,然后让孩子换了个姿势,又照了一张。“看看,不错吧!”王永超把相机给孩子母亲看,孩子母亲满意地递上钱。

  王永超告诉记者,骆驼是一种很吃苦耐劳的动物,夫妻俩每天买些牛草给它吃,就能打发。突然,一个村民骑着三轮车从骆驼身边经过,车上拉了一堆青菜。骆驼猛然站了起来,一口叼下三轮车上的几棵小青菜,拼命地嚼了起来,把骑三轮车和看照相的人都吓了一跳,“它饿坏了,每天跟我们走那么多路。”王永超眼里流露出心疼的神情。

  “骆驼不比其他动物,一开春,天气一暖和就开始掉毛,那时候样子就会很丑,就不能再用来拍照了。”王永超说,骆驼一年能用来拍照的时间很短,也就秋冬季节的四五个月,其他时间就要靠他们夫妻俩养着,然后他们再找别的事做。“这段时间靠它养着我们,到时候我们也要养着它,毕竟它也是我们的孩子嘛!”王永超呵呵地笑。

  过年了,别人回家他们离家

  “在南京,平均每天也就能帮人照个十几张。”王永超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孩子,女儿今年16岁,在天津打工,在老家还有一个快70岁的老母亲,和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我们在外面赚钱,主要就是供这个儿子读书。”

  “别人快过年了都往家赶,我们却往城里跑。”王永超表示,他和妻子今年过年就不打算回家了,来南京就是为了趁过年的时候,多赚点钱,给儿子交学费。

  妻子还在不停地吆喝者,满足了好奇心的人群渐渐散去,王永超收拾好东西,叫上老婆牵着骆驼,离开了这个居民村,又踏上了那条灰蒙蒙的小道,去寻找下一个地点。

  见习记者 王觅 文

  快报记者 翁叶俊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