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习作/睿思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高高扬起的马尾辫
· 猫生病了之后
· 课堂上的呼噜声
· 痛苦的自行车
· 路过歌德故居
· 上班和自由职业
· 才子书画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2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路过歌德故居
  路过歌德故居

  名人故居是道风景,到什么地方,不能不看。我就有这毛病,到了一地,听说有谁谁谁故居,便忍不住要去看上几眼。据说这也是偷窥欲的一种,希望在不经意间,看到意想不到的东西。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老母鸡为什么下这样的蛋,必定事出有因,总有独特道理。温故而知新,看了以往,才能想明白今天。明白了旧社会,才能享受新生活,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那年路过法兰克福,导游算算时间,准备放弃歌德故居。我一听就着急,说哪怕是看上一眼,进去上个厕所,也比过门不入为好。高山景行,私所慕仰,怎么说也是一个作家代表团,到了人家德国地界,这歌德差不多就是中国的孔夫子了,到门前不朝拜,不烧香磕头应个卯,实在说不过去。于是一路协商,最后放弃了另外一处景点,一行人直奔故居。

  不得不承认在歌德故居其实没看到什么。和参观大多数名人故居一样,失望注定是难免的。良好的希望开始,不良好的失望结束,这是人生最常见的写照。因为结果不怎么样,就放弃了美好愿望,这不对。不管如何,到了法兰克福,你只要还是个文化人,这歌德故居一定得去。

  或许导游说得不好,或许因为语言隔阂,仿佛一个调皮的孩子,我跟着参观队伍,听了没几句,看了刚几眼,很快便消失在歌德故居,鱼一样自由自在地游进小溪。参观参观,要靠自己的眼睛去看,靠心灵去感受。歌德故居已在二战中完全被毁,现在所见是原址的复制品。这是个大宅子,说明歌德的生活背景,绝非穷人出身。穷人家孩子,享受不了这样那样的教育机会。据说歌德父亲是皇家顾问,这顾问是多大的官闹不明白,反正得是个贵族。

  西方没有科举,穷孩子几乎没有出头的可能。耕读传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类中国式的老生常谈,在洋人没什么意义。东走西看,神游八极,让时光倒流至歌德还在庭园玩游戏的岁月,这时候,中国的曹雪芹正一边喝粥,一边写《红楼梦》。比较两位大师,难免感慨,作家这词如今听着有点时髦,那年头却什么都不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无论中外,写作都不是什么好活,都不挣钱,都没地位。无论曹雪芹,还是歌德,都因为喜欢写,而不是这个行当伟大,才选择当作家。他们成为作家,可能有很多原因,说来说去,还是因为写出了作品,写出来才是硬道理。

  记忆最深的,是躲在墙角的一个巨大取暖炉,那是我见过最厚实的铁炉子,看上去像一头熊,黑乎乎蹲在那。猜想它很可能是原物,战火纷飞,只有这么笨重的玩意,才可能幸存下来。我喜欢这个在隆冬中给歌德带来温暖的大家伙。

  叶兆言: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花煞》《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我们的心如此顽固》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