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特写]
医患之间要相互信任
“满腔热血把医学会,当了医生吃苦受罪。急难险重必须到位,病房门诊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都累,一日三餐时间不对。病人告状回回都对,百姓还说我们受贿。”在昨天上午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举行的联组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常州市政协副主席陆志奋在会上读了一条短信,引得委员们禁不住都笑起来。但笑过之后,不免深受感触。几位来自医学界的委员说,医患关系急切需要改善。
省政协委员、省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博导丁新生教授说,深圳某医院医护人员戴钢盔上班固然是作秀,但也折射了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关系不是单纯的金钱关系,患者把命交给医生了,他们的心情医生都理解,但医生也有难处。”丁新生告诉记者,外科医生常常遇到的难题是,“不做手术,必死无疑。做了,只有30%到40%的成功率。做,还是不做?”医生当然希望能够挽回生命,但患者可能会认为,花了钱,就得治好。
民革江苏省委提交的一份提案也指出,即使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医疗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之间。此外,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等医疗意外的出现,也不是医务人员本身和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所能预见和避免的。
对此,丁新生委员倡导医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减少纠纷。”民革省委则认为,要尽快完善各种医疗法规,明确医患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以摆脱目前法律适用上的混乱状态。并且,建立“第三方”鉴定调解机制和医疗风险化解机制。
[观点交锋]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背后,根源其实正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这次省“两会”,部分代表委员再度将矛头对准“以药养医”的现象一阵炮轰,而另一部分代表委员则表示,财政拨款不够,医院难以生存,“以药养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声音一:
医院公益性质已经淡化
省政协委员吴建发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近几年来大众反映十分强烈的社会焦点。公共医疗卫生投入不够,医疗卫生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药价虚高,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公立医院在“以药养医”补偿机制下,公益性质淡化,在享受免税和政府补贴的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药品暴利、医生滥开“大处方”、乱开检查单后面存在的商业贿赂,直接导致百姓医药费支出节节攀升。高额医疗费用超出了群众的承受能力,使相当一部分人有病不能及时医治。
声音二:
药不养医,谁养医?
省政协委员、南京市医院管理协会会长何忠正则反问:“药不养医,谁养医?”何忠正认为,通过调整药价,解决药价“虚高”;控制药品滥用,降低药品在医院费用的比例,的确有利于缓解“看病贵”问题。但药品价格的下降,和“以药养医”政策的调整,直接导致医院在药品收入方面的下降,而按照现在医疗收费的标准,医疗收入是收不抵支的,要靠药品价格差率来补偿,现在这一块收入减少了,谁来补偿呢?据介绍,目前城市医院大多收不抵支,“2006年南京市十所市属医院,八家亏损,主要原因是诊疗工作量上升,医疗服务价格没提高,而药品收入明显下降所致。”
[把脉会诊]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针对上述问题,委员们提出了多种建议。吴建发委员提出,应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多形式办医。政府集中资金和技术,做大做强数所公立医院,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求。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采用股份合作、委托经营、租赁、产权转让等形式,把其余公立医院改制改造成社会非营利性或营利性医疗机构。此外,对医疗收费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提高挂号费、手术费,以尊重医生的专业技术和劳动;降低病人的检查费、药品费,不该查的不查,杜绝重复检查,以有效地降低看病费用。
“为什么老百姓感觉看病贵?我想主要是老百姓的收入不高,而且医疗保障体系没有健全,没有形成医疗费用风险的分担机制。”政协委员、徐州市卫生局副局长俞军则建议,应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以有效化解医疗费用风险。“针对患者不去社区去大医院的现象,建议在制定补偿标准时用经济杠杆进行引导,让患者小病诊疗在社区,大病治疗进医院。”
此外,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可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采取政府补贴和个人出资相结合,政府出大头,居民出小头。对于低保户、特困户、残疾人、无收入的老人等,由政府补助低保费。对苏北地区给予一定的补贴。
满腔热血把医学会,
当了医生吃苦受罪。
急难险重必须到位,
病房门诊终日疲惫。
从早到晚比牛都累,
一日三餐时间不对。
病人告状回回都对,
百姓还说我们受贿。
医生告白
“看病难、看病贵”,无疑是这次省“两会”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与往年大为不同的是,今年的声音不再“一边倒”: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谴责医院药价虚高、医药费用太贵的同时,也出现了替医院“喊冤”的声音。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如何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