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长的神道,参天大树掩映着一道雄伟的“天门”。在湮没了100多年之后,进入皇陵的第一道门———棂星门昨天重新矗立在明孝陵神道上。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进了棂星门也就是入“天门”,因此明清皇陵中,棂星门与神道、与皇陵密不可分。为了恢复明孝陵完整的历史空间序列,经过大半年的建设,棂星门复原的主体昨日基本完成。在棂星门新生之际,记者探访了它的前世今生。
北京十三陵仿自它
中山陵园管理局的文物专家介绍,古代的皇宫被帝王们比作天宫,入棂星门也就相当于进入了天门。因此,棂星门被广泛地用于宫室坛庙,作为象征王制、点缀皇家宫室坛庙的标志性礼仪建筑使用。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从2001年明孝陵准备申遗材料之时,就开始对棂星门作考古清理。去年五六月份,在对神道翁仲路的环境整治中,考古人员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批棂星门上残留下来的“零件”,“有漂亮的五彩琉璃构件,也有柱头、柱身等石质构件。”在找出这些重要遗物之后,专家终于可以确定,它与北京十三陵的棂星门的结构大致相同,而十三陵正是受到了明孝陵的直接影响。
太平天国战火毁了它
复原的明孝陵棂星门,位于神道翁仲路北,距金水桥约250米。
“原先,遗址这儿很乱。”中山陵园管理局宣传教育处处长廖锦汉,以前曾任该局文物处副处长,对明孝陵的文物也颇有研究。在他印象中,以前,由于神道翁仲路一直是开放式的,所有出中山门,由明陵路进入景区的车辆都会从翁仲路精美的石刻两侧呼啸而过,也不知从何时起,为了行车方便,棂星门遗址残留下来的6块巨大的柱础,被堆在路旁。
据了解,棂星门被毁时间并不是很明确。但是专家们翻阅资料后认为,应当是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之中了。
前世和今生融为一体
2003年,明孝陵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3年多过去了,随着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深入,社会各界对妥善保护明孝陵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去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开始对神道翁仲路进行整修保护,禁止机动车通行,铲除原柏油路面,改铺青石板,以恢复历史的原貌。
而棂星门的缺失,一直让人感觉明孝陵是不完整的。“而且复原前的遗址上,棂星门的柱础位置也挪错了,与历史形制根本不符。”因此,有关部门对棂星门进行了复建。
专家说,此次复原保护要求的就是“可识别性”,“我们只是通过复原,尽量去体现历史真实性,至于建筑本身,哪一段是古代造的,哪一段是现代造的,要分得清清楚楚。”
孙权再度有门可“守”
此次复原后的棂星门面向西南,正对着神道,三门六柱,面阔20.61米,高7.60米,三门并排。这也是南京现在有迹可寻的最大明代牌坊式建筑。据了解,目前完成的只是主体部分,根据史料及出土的琉璃构件等,历史上的棂星门上还应该有五彩琉璃像披肩一般覆在上面。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离明孝陵不远就是孙权墓。为何当年朱元璋不挖走孙权墓呢?传说,是因为他觉得孙权是条好汉,所以让他为自己看门。而守的这道门,正是棂星门。
据说,朱元璋54岁时开始营造孝陵。陵门前直对着孙权墓,怎么处理呢?朱元璋说:“孙权是个好汉,留着给我看大门吧!”因此,明孝陵石象路、翁仲路皆绕梅花山而行,梅花山正是东吴大帝孙权陵墓。记者留意到,棂星门就在梅花山南侧,确实如同孙权站在门侧。快报记者 孙兰兰
■相关新闻
600年后
窦村石匠修复祖宗作品
现代化的吊车吊起一块块巨大的石构件,几名老石匠在现场忙个不停。
“这上面的图案,全是我们一刀一刀雕出来的。”57岁的窦村石匠老潘看着自己忙碌了半年的作品,与那些从600多年前留下来的遗存,慢慢地拼凑、融合成了一个整体。“这些也都是我们窦村的老祖宗们雕刻的。600年了,又轮到我们这些晚辈来修补。”
同一个村子的工匠,同一座山上的石头。为了更好地复原保护,这一次,中山陵请来了窦村石匠,在明朝的时候,他们的祖先就参与了筑城建陵。而复原的石料,也还是来自于当年采石的青龙山上。
据说,600年前朱元璋从全国各地调来了大批石匠,把他们安排在青龙山统一居住。
如今,窦村的原始居民大多还是明初石匠的后代,石刻手艺也一代代传承至今。虽然磨坯等环节用上了电动工具,但像雕刻花纹依然要靠纯手工。快报记者 孙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