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健老人今年86岁,迟暮之年的他想回到浦口老家,却因家门被堵,遭遇“有家难回”的窘境。在浦口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老人打赢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陈年纠纷的起由
钟老是浦口汤泉人,早在解放前就投身革命离开了南京,离休后与子女一起生活在杭州。年纪越大,钟老就越发地思念家乡。几年前的一天,他终于对子女开口说,要回汤泉住上一阵子。
“我来安排,尽量让你回去看看。”女儿当面对父亲这么说,然后马上到南京来协调已经拖了多年的纠纷。原来,钟老的祖房已经“没了门”。
这套有前后二进的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前进的房屋属于钟老的堂兄弟,后进的房屋属于钟老。要进后面的房子,必须从前屋进入。1990年,堂兄弟因在外地工作,将前进房屋卖给刘某。虽然钟老很久没有回来住,但是为了防止纠纷,堂兄弟特别在房屋买卖契约上约定:买方要保持原状,方便后进的人进出,如翻建房屋必须留一米通道,保证进出。
1998年,刘某翻建了房子,因看到后进房子里长年没人住,就没有留一米通道。几年后,当钟老的女儿回来查看房子时,发现很难从刘某家进入,不得不从隔壁邻居家翻墙而入。由于多次找刘某协商都没有结果,儿女们怕老人伤心,就隐瞒了这一事实。
老人有家也难回
当父亲表达出要回去看看的愿望后,儿女们知道不能再拖了。2004年,他们再次与刘某进行了协商。在协商中,刘某坚持那一米通道不能让。“如果钟老回来住,可以向我家要过道的钥匙。另外你们家人必须在白天要三人以上一起走才能进出”。
谈判破裂,儿女们硬着头皮将一切告诉了钟老。同年,拿着父亲的委托书,儿子以钟老名义将刘某告上了浦口法院,主张自己的一米通道。
法官受理案件后,惊讶地发现钟老连这个房子的房产证都没有,于是将利害关系告知了原告。无奈之下钟老只能撤诉。
“少小离家,老大难回!”每每想到此事,钟老就不住摇头叹息。儿女们分身乏术,却又不忍心看到父亲被这样的愿望折磨,2006年4月,女儿来到南京浦口区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法援介入帮维权
法援中心工作人员仔细了解情况后,建议钟老先办理房屋、土地权属证书。听取了专业的法律指点,祖屋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证很快就办好了。
随即法援中心受理了这起相邻权纠纷案,指定了南京三宝律师事务所的甄律师代理诉讼。甄律师随后分析了钟老提交的全部证据材料,研究从上世纪40年代他参加革命工作离开家乡至今,祖房的演变过程;房屋委托汤泉镇政府代管过程及相关证明材料、证人证言;到房屋现场实地察看了房屋地形,书写了起诉状。
所有证据搜集完毕,这起相邻权官司再次启动。2006年8月底,浦口法院一审判决被告留一米通道,保证原告自由通行。被告不服提起上诉,近日二审维持原判。
老人欣喜之余,托女儿给法援中心送来了锦旗,还要送3000元现金表示感谢,被法援中心谢绝了。“钟老符合提供法律援助的条件,这是我们的工作,一分钱都不收的。”
快报记者 马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