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封面重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六成以上群众认可才算“真小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 月 24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六成以上群众认可才算“真小康”
陈英
  南京市委1号文件“确保2007年总体达小康”,罗志军要求———

  六成以上群众认可才算“真小康”

  2007年,南京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南京老百姓的小康生活触手可及!小康梦想即将实现之前,广大市民关心的是,南京今年将会有怎样的举措,带领老百姓跨入小康。昨天的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动员大会,吹响了南京建设总体全面小康社会攻坚战的冲锋号,市委书记罗志军、市长蒋宏坤就此作了全面动员和具体部署。

  今年南京要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而今年的市委1号文件就是《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确保2007年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的实施意见》。

  “我们连续几年市委1号文件都是关于富民的,今年突出小康,其实还是离不开富民。”市委书记罗志军说,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回顾这几年南京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一直坚持把富民作为全面小康建设最核心的任务,以农村来说,南京已经连续10年实现农民增收,去年增幅达到13.5%,为10年来最高。

  市委1号文件:今年总体达小康

  “如果今年南京不能实现全面总体达小康,就无法在苏南板块立足,也影响全省小康的步伐。”罗志军说,目前,苏南板块的苏州、无锡前年已达全面小康,苏中板块势头强劲,南通等市县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苏北板块也不甘落后,正在快速崛起。在会上,罗志军首先给全体与会干部上了上“紧箍咒”。

  “有些区县认为,自己的各项指标都在平均数以上,市里能达标,我就能达标。”罗志军批评了三种错误现象,第一种便是盲目乐观,“这种‘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要不得!”

  而与之相反的是消极畏难现象,罗志军鼓励郊县树立信心,学习苏南不怕难的精神:“5年前,大家对南京郊县是不看好的,一提起来都是苏南的几个‘小老虎’。而现在我们的江宁已经在赶超它们了!”

  另一种被罗志军批评的现象是冷漠旁观,“过去是一部分人在干,一部分人在看,还有一部分人在议论,现在风气好多了,是大多数在干,一些在看,极少数在议论。希望今后冷漠旁观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在干!”

  罗志军给干部上“紧箍咒”

  市委1号文件确定了南京全面达小康的时序目标:今年实现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江宁、栖霞、雨花台三个郊区与市区同步达小康;在此基础上,浦口区2008年全面达小康,六合区、溧水县、高淳县2009年全面达小康,确保到2010年以区县为单位全面实现小康。

  罗志军说,目前南京的“一区两县”还比较薄弱,因此达小康分“两步走”的战略符合实际。

  部分郊县明后年达小康

  “要建设不含水分的、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罗志军强调,全面达小康的区、县在指标合格后,省级有关部门将直接进行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达60%以上才能过关。

  “群众认不认可,认可的程度有多高,关键看群众得到多少实惠。”让老百姓得实惠,关键在富民。今年富民将继续在促进就业、创业上下功夫。今年将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实现困难人员再就业1万人次。同时拓展新的就业空间扩大就业,今年新增私营企业1.8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3万户。双失业、双下岗、残疾、单亲带子女等找工作比较难,对这部分人,由政府与用人单位签订购岗协议,安排其就业,并由政府给单位岗位补贴,今年还会加大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完善政府购岗援助再就业机制,全面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其次,为有效控制失业率,还将完善就业和失业预警系统,防止企业一次性裁员过多,努力减少和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

  1号文件还强调,坚决杜绝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环境污染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限期解决群众强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快报记者 陈英

  对照省定全面小康建设四大类25项标准,到去年底,南京已有21项达标。不达标的4项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因此,南京今年工作也将围绕这4个“软肋”进行。

  【农民增收】将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通过职业化技能培训、让农民参与集体经营收入分配、加强就业援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促进农民增收。

  【住房】城镇人均住房方面,今年将加大“三房”建设规模,确保经适房新开工200万平米,竣工120万平米;建成30万平米以上中低价商品房;建设储备200套廉租房;完成20万平米危旧房改造,缓解困难群众住房难。

  【娱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文化消费市场,引导和培育精神消费文化,实现文化小康。

  【环境】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开展水环境整治,加快城区污水收集管线管网建设、河道清淤工程;今年将对火电厂及用煤大户进行脱硫改造,强化机动车尾气控制,将污染企业搬出主城;整治城市噪音,通过一系列措施让老百姓有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重点攻克四个“软肋”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