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4版:故事
3上一版  
PDF 版
· 真也故事 假也故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 月 23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真也故事 假也故事
央视“寻宝”瞄准南京民间收藏
项凤华
昨天,2007民间寻宝活动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专家们正在仔细鉴别市民们带来的各式各样的收藏品。

据介绍,在昨天的鉴宝活动中,有62件珍藏品入围“南京十大民间宝贝”,图为鉴宝现场。

 央视“2007民间寻宝记”活动昨在南京启幕。文化艺术中心二楼大厅里,12名国内顶尖水准的专家个个带着白手套,摆开为市民鉴宝的阵势。

  上午9点不到,已有近300位市民拿到了号牌,他们怀抱各自的珍藏,眼中闪烁着渴望、激动,也闪烁着忐忑,他们不知道自己“收养”的“宝贝”是真是假。

  我不在家,就是在去博物馆的路上

  藏品:战国时期青铜壶

  专家点评:古朴的青铜器,两个铺手很对称,纹饰流畅,估价30万左右,这也是昨天62件入围藏品中最有希望入选“十大宝物”的。

  藏友:盛先生 年龄:36岁

  收藏心得:要收藏就要准备好学费

  收藏故事: “这恐怕是我今天看到的最好的收藏品了。”著名鉴赏家王立军的这句话让盛先生的眼里跳动着兴奋的火花。

  “这件宝贝是我花了6万块钱从圈子内的朋友手中购得的。”盛先生向记者表示,“我虽然从事电子工程方面的工作,但一直对青铜器情有独钟,自己在家经常上网研究不说,还去各大博物馆参观,积累实际经验。我没有别的嗜好,很多朋友找我,如果我不在家,那就肯定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围省市的博物馆我都去过了,比如上海、湖北博物馆,看着这些青铜器,你会觉得它们身上有一种穿越时空、深沉厚重的历史感。”

  “这件战国壶我买的时候就对它有十足的信心,果然它没有让我失望。我家里还有古镜等十几件青铜器,都是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的,每一件都花了万儿八千的。”对于自己的收藏,盛先生笑笑说,玩古玩盯着一个类别的物品就够了,关注太多反而会得不偿失。

  “你收藏青铜器碰到过仿品、赝品吗?”面对记者的询问,盛先生笑笑说:“赝品太多了,没办法,交了不少学费啊!”他粗算了一下,购得那些赝品也花了数万元。

  实习生 平原

  快报记者 项凤华/文

  实习生 唐伟超 张宁/摄

  3万元的扇子差点被扔掉

  藏品:清末扬州名家金纯扇面画《赤壁赋》

  专家点评:在扇面上画上赤壁、游船、苏东坡,神态景物都很出色,更难得的是在左上角用小行书写下整篇《赤壁赋》,作者金纯也是清末有一定名气的扬州画家。估价2-3万元。

  藏友:朱家模 年龄:80岁

  收藏心得:收藏在不经意之间

  收藏故事:听到专家这么评论自己收藏的扇子,朱家模老人满心欢喜,他笑呵呵一连说了好几个“幸好!幸好!”原来,这把扇子在搬家时差点被当成垃圾扔掉,朱老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扬州人,1950年才到南京定居。“当时在扬州有句话叫‘堂前无古画,不是旧人家’,基本上每家在堂屋前都会挂些字画。而我们家那时很穷,根本买不起字画,恰好隔壁邻居有位姓袁的画家,平时也作些字画拿出去卖,因为和我父母关系不错便赠送给我家这把扇子。在当时这把扇子不值什么钱,不过父母还是没舍得丢掉,后来我搬到南京就一起带过来了,当时我也没注意,只记得收拾出来的东西里有几幅字画,还嫌它们累赘。直到前几年,有鉴宝的活动后,才又翻出来看了看。”

  “不过,我那时也没有急着找专家鉴定。”朱老先生笑了笑,“我本身是土木工程师,工作繁忙,其次是身边也没有什么艺术类的朋友,如果贸然拿着字画去鉴定,万一不是什么珍宝,岂不难堪!这次呢,我实在是好奇就拿来验一下,哪知道我真的收藏到宝贝了。”

  “哈哈,我也没其他的收藏品了!”朱老先生告诉记者,“常言道:‘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搞收藏一定要懂行才行,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所以这把扇子能够入选已经感到很幸运、很开心了。”

  中了瞒天过海之计

  藏品:敞口瓶(陈设瓷)

  专家点评:从落款、工艺一眼辨出是赝品。

  藏友:张先生 年龄:35岁

  收藏心得:不能只靠书本知识

  收藏故事:“假的。”“怎么可能,那这个呢?”张先生仍不灰心地端出另一件瓷器摆到专家面前。“也是假的。年轻人,你这七八件没有一件是真品。”闻听此言,张先生脸色煞白,将原来自己心中的“宝贝们”一一放回纸箱,嘴里不停嘟囔:“不可能的,怎么可能,我买的时候都仔细检查过了,跟书中描述的一样啊!”

  专家拿着敞口瓶问道:“你在哪买的?”“古玩市场,单是这一件粉彩的瓷瓶就花了我好几千呢。”张先生说,“我平常就喜欢收集瓷器,所以一有空闲就去古玩市场转悠。有一天在一家地摊上看见这件粉彩敞口瓶,老板还直夸我有眼光,向我透露这是明代的。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特点和书上描述的没有差别,但那时老板说这件瓷器是他镇店之宝,坚决不卖。所以第二天,我又在书上仔细对照了一下,去地摊上跟老板软磨硬泡,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把它买回来。最后我终于说动老板了。”

  “你就没想过被人骗?”“想过呀,老板跟我说赝品是经不住84消毒液泡的,要是掉色了,他立马退钱给我。我立刻冲到对面的超市买了瓶84,当场泡,果然泡过后一点都没掉色。你不能想象我当时有多高兴,以为这是我收藏的物品中最值钱的了。”

  专家解释道:“看看,你这件藏品的落款是明代弘治年制,但是做工却是粉彩,而粉彩实际上是于康熙年间才出现的,还有这落款也不对。买古玩决不能按图索骥,看见相似的便认为是真货,其实这正中了造假者的圈套,要懂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才行。”张先生满脸懊恼,直呼中了瞒天过海之计。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