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我成为南京市白下区政协委员,至今已有十七个年头了。这期间我连任了三届建邺区政协副主席,两届省政协委员,在政协这个广阔天地里履行职能,感怀多多。
这十七年中,使我最受感动的有两件事情。一是2004年“两会”前夕,省市新闻媒体邀请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南湖市民广场,和群众面对面地交流。
我记得那天下着小雨,天气很冷,但广场上仍然站满了群众,他们把我们这些代表、委员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争着向我们倾诉着他们遇到的难题,他们关注的热点,渴望我们这些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把他们的愿望和心声、要求与呼唤带给党和政府有关部门。
老百姓的真诚、渴望、信任与寄托,其情其景,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年,但我一直都难以忘怀。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已经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当作了他们关心国事、家事、人事的代言人和形象大使,当作了他们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渠道和媒介。这一点使我感到十分自豪,深受感动。
二是在2006年举行的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我作了一个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教育投入的质量》的大会发言。就在当天,梁保华省长即对发言作了批示,要求省财政厅、教育厅认真加以研究。这件事让我深受感动,作为一省之长,能在百忙之中,当天对政协委员的发言作出批示,这反映了我们的党政领导对政协委员关乎民生国策的呼声的重视。
但参政议政这么多年来,还是有一些不足与遗憾,我想主要有两点:
一是我一直感到自己了解社情民意还很不够,虽然每年都提出提案,反映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但觉得还不够深刻,特别是,虽然我提出了问题,但没能给党和政府出够好点子,好建议。例如,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这是我感到遗憾的一点。
二是感到自己在学习进步方面,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要害处”方面,感觉到力不从心、水平不高。
今年是省九届政协的最后一年了,我的年龄也大了,但我决心老骥伏枥,继续努力,再做贡献,不辜负政协委员这个光荣称号赋予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