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演员有专业精神
“梁兄啊,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一大早,几个越剧队的姐妹们,就聚集在邵会敏家里拉开架势,“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59岁的边唱边舞的杨年年甩起水袖,把“祝英台”诠释得淋漓尽致,每唱一句都与扮演“梁兄”的王爱芝眉目传神。
“王爱芝扮演的梁山伯是范派小生,要求声音醇厚;贾宝玉的徐派小生却给人高亢激昂的感觉。”一旁的邵会敏向记者介绍说,她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唱的流派都不同。用女的来反串男角,能够表现出男人的洒脱和俊美。邵会敏笑着说,别看她们是业余团队,对自己都是用专业演员的要求来衡量的。
吃饭钱省下来看演出
今年61岁的邵会敏已经唱了46年的越剧。邵奶奶回忆说,在自己15岁的时候,与越剧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那时候在邻居家听唱片,里面放的是《祝英台》选段,觉得太好听了。小时候最喜欢趴在窗台上看越剧演员们化妆,心里想着,如果我也能上台演出就好了。”她感慨道,那时候只有10块钱的工资,一场越剧票就要1块多钱,把吃饭的钱省下来都要去看演出,跟着演员们哼唱,和同伴们互相揣摩练习。
谈到越剧,几位姐妹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原来她们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严格的面试、考试,一起进入了下关文化馆组织的一个业余团队。“那时候大多刚结婚不久,而我背着3岁孩子来排练。”王爱芝回忆道,“白天上班,都是晚上7点以后排练,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这些从各个地方各个行业来的票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搭档20多年了。”
想为百年华诞献礼
老年越剧队渐渐唱出了名气,无论是大型演出还是社区活动,会经常邀请她们去演唱。《沙漠王子》、《西厢记》、《红楼梦》等都是她们的拿手曲目。队长王爱芝说,如今年轻人的生活都是快节奏的,更喜欢流行音乐。像她们这样热衷于越剧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她们有一批固定的“粉丝”。“有几个70多岁的老人,每次都能打听到我们在哪演出,次次都会捧场。还不停地嘱咐我们下次演出别忘叫她们一声。”
从2006年底媒体就在宣传的越剧百年华诞,一下子激起了她们的演出欲望。“电视上专访了越剧名家茅威涛,是播放的关于越剧的百年历史,让我们的心里也动了,眼看要过年了,真想趁着2007年农历年没来前,我们也为越剧百年华诞演出一场。一定能给南京的观众带来惊喜。”
为了达成这些越剧迷的心愿,快报会在2007年农历年前,组织一场庆祝越剧百年华诞的联谊演出。如果您也是越剧迷,不论年龄,可拨打96060报名。
见习记者 闫弋
快报记者 赵丹丹
最近电视上一直在宣传越剧百年华诞,家住夫子庙社区的越剧迷邵奶奶和她的票友们跃跃欲试起来。她说她们业余老年越剧队有一个心愿,就是找一个机会,为大家献上自导自演的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