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象台?是不是专设一个地方要看星星和月亮啊?”对于这样的疑问,江苏省气象台专家笑着说,气象部门即将在南京建立的这个观象台其实是观测气象,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天文观测台。但与其他气象观测台不同的是,这种观象台要把高空、地面几十种天气现象都“管”起来。
南京其实早有“观象台”
气象专家介绍,其实南京自古就有一个“观象台”,当时这个观象台并没有设在紫金山上,而是在如今鼓楼北极阁地区。气象专家查阅资料后说,1385年,该地建观象台,观象台上当时有铜铸的浑天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1668年,清皇室把南京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全部运到了北京。在观象台旧址重新修建了北极阁。1927年山上建气象台,一直保存至今。
观测内容丰富多了
“观象台”到底能看什么呢?市民耳熟能详的气象观测就是风、雨、雾、雪、雷电等,“这个观象台观测内容则是全方位的,几乎将高空、地面都‘管’起来了”,省气象台专家介绍,除了一些常规监测外,还将新增花粉、酸雨、太阳辐射等内容。花粉监测以前一直是作为南京的研究内容,从来没有正式每天连续观测,而如果建立“观象台”后,花粉监测将成为一项重要内容。气象专家说,借助精密的仪器,花粉观测是可行的。
雷达替代“放气球”
不仅观测内容丰富了,而且技术手段也要上一个台阶。专家举例说,观测站每天雷打不动的一项观测任务就是放气球,这是因为高空观测无法由人来完成,观测站只好用每天定时放气球的方法来进行,每次释放的气球上都带着一个高空探空仪,气球升空后,探空仪上的传感器将收集来的数据传送给地面雷达,雷达接收到数据信息后,由观测人员记录下来,提供给气象台,并进行全球资料交换。气象专家说,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可靠实用,但是已不属于最先进技术了,一旦升级为观象台,他们将用先进的雷达直接在高空“追云捕雨”。
选址颇费周折
目前,让气象专家费尽周折的是“观象台”的选址。最初设想是将国家观测基准台———南京小校场观测站直接“升级”,但专家忧虑地说,小校场的气象观测环境已经遭到破坏,观测数据已经很难真实反映出全市的天气状况。拿测风来说,南京的小校场观测站目前的情况是,除了东边一片树林外,南、西、北三面已被建筑小区包围,风根本吹不进来,专家说,有时候冷空气来的时候,城里的风都刮得呼呼的,这里竟然还相对安静。不仅如此,建筑物还会改变风向,一旦出现“误差”较大的数据,气象专家的预报判断将受到直接影响。目前,初步的结论是,小校场观测站整体搬迁至江宁,并在这个新址上打造一个全新的“观象台”。
■相关新闻
除了南京要建观象台外,南京等13个市还将布设城市生态监测站,同时开展部分大气成分项目观测。
快报记者 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