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民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炒古”是把双刃剑
· 假如电子眼真的管用
· “喜钱”,风俗的异化
· 有一说一
· 七嘴八舌
· 见义勇为英雄的救赎
· 真有“不少消费者赞成”开瓶费吗
· 读者挑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7 年 1 月 5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炒古”是把双刃剑
张名青111
  [今日话题]

  随着南京江宁清修村宋代古墓墓志上的部分文字被市博专家解读出“宋故燕国太夫人曹氏”后,媒体有关“秦桧墓”的热闹报道终于渐渐平息下来。这个消息除了给人们带来淡淡的失望之外,也不能不让人反思:究竟是谁把原本严肃的考古变成了一次轰轰烈烈的“炒古”?

  (1月3日《现代快报》)

  [读者快评]

  “炒古”的三大功劳

  近来,有关这座古墓的报道连篇累牍,媒体的炒作至少有三大功劳:一是“疑似秦桧墓”这个看点聚焦了民众的“眼球”,让老百姓倍加关注地下文物,对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更肃然起敬了。这相当于开设了一期“保护文物培训班”。二是长了文物见识。大家对什么“享殿”、“神道”、“翁仲”之类的术语略知一二,就连发掘古墓的门道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些“见识”不仅仅是侃大山的话料,也是文明素养的一部分。三是古墓让南京市民再次感受到“六朝古都”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加激发起市民对家乡的热爱。慢慢聊

  媒体不该“炒古”

  记得当年用机器人进入金字塔内探秘,全世界的目光被吸引到了那个神秘的地方,世人的心情随着机器人的前进而激动着,但狂热止于最后的那两堵墙,一切都戛然而止。世人的狂热更多是源于媒体的炒作!

  考古的意义在于学者用专业的眼光来直面历史。媒体的介入应该是忠实地记录这一切,将最原始的东西展示给受众。“秦桧墓”真相揭开了,媒体曾经的喧嚣也应该归于寂静,要反思的是: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丢掉了什么?千里孤雁

  “炒古”是把双刃剑

  任何炒作都是双刃剑,对考古的炒作也是如此。一方面,普通民众通过媒体的炒作而去关注考古,这对普及考古知识是大有裨益的。一般来说最先发现文物的都是没有考古常识的普通民众,过去因为知识贫乏而导致文物遭破坏的事件常见诸报端,“炒古”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类似的遗憾。另一方面,过度炒作也会干扰考古工作的正常开展,报道中考古专家的无奈也在意料之中。但无论如何,我都觉得没有必要谴责媒体的所谓炒作。考古领域不是世外桃源,普及考古知识也应当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只是如何处理好炒作和宣传的关系,看来还需要媒体把握好分寸。

  bssts

  “炒炒古”有何不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事先可能要提出好多的设想,逐步探究和验证后,错误的假设被一个个推翻,然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考古也是如此。

  秦桧是出自江宁的一个显赫的人物,在考古过程中,这个墓被怀疑为秦桧的,自有它的道理,当时的媒体和专家也并没有定论啊,也算是一个推测假设吧,随着考证的深入,得出不是秦桧之墓的结论,我觉得很好,这正是符合科学的研究的精神。

  自在开心

  考古变成“炒古”

  不全是坏事

  考古变成“炒古”,在吸引人们好奇心的同时,其实也是一种绝好的考古知识普及的机会。如果没有“炒古”做载体,单纯由专家在那里对市民传授考古知识,很难想像能有几个人会感兴趣,会耐着性子听下去。现在,大家天天盯着媒体上的考古消息,人们都关心考古工作,对考古工作者来说,难道不是好消息?

  考古变成“炒古”,对公众还是一次形象的历史教育。埋在地下数千年的历史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其身后有相关的历史文化渊源。而类似秦桧这些历史人物,不管是正面也好,反面也罢,“炒古”都能勾起人们对他所处那段历史的好奇,进而会主动重温历史,了解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无疑会增进人们的历史知识。

  如此说来,考古变成“炒古”,新闻媒体得利,考古单位扬名,读者和普通的市民受到形象的历史教育,算不算得上是一举三得呢?既然这样,何必对其求全责备?

  高家庄

  老百姓的乐趣何在

  当然,媒体“炒古”是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自不必说。但我以为,民众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古墓作为文物的本身,或是借专家对古墓的发掘增长自己的文物知识,而真正关心的应是好称“天下第一” 的奸臣秦桧这一历史人物。

  公众希望随着“秦桧墓”发掘的开展,从中能够了解到的历史人物秦桧更具真实性。所以,公众对考古变为媒体“炒古”的乐趣便在于此。looseonefd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