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22岁的宜兴大学生舒俊为了抢救同车的两名乘客,脸部、手部多处烧伤。一时间,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受到了江苏省、无锡市和宜兴市的多次表彰。然而,不久他就被人们所遗忘。7年来,舒俊带着伤残的双手艰难地生活着,找不到工作,找不到爱情。昨天,面对快报记者,舒俊发出了痛苦的呐喊,“7年前连救两人,难道成为我一生的罪过?”
【回放】
烈火中
勇救两人被烧伤
1999年11月26日下午5点多,这是舒俊一生中永远无法忘记的时刻,当时22岁的他正在苏州一所大学文秘专业读大二,当天他和同学一起踏上了从苏州返家的路。当他们坐上了无锡回宜兴官林家中的中巴车,眼看着离家越来越近,意外却发生了,“车子开到宜兴和桥镇的时候,因为司机操作不当,汽车突然起火。我当时坐在车子的中间,看到车子前部先起火,就跑到最后一排座位旁,打开车窗跳了出来。”身手敏捷的小伙毫发无伤地脱了险,可是中巴车里10多名乘客传出的求救声让他又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窗口旁,“当时我什么都没想,就在窗口把人往外拉。第一个拉出来的是一名中年妇女,她没有受伤。第二个是我同学,当时火已经很大了,喷出了窗口……”舒俊说,自己都说不清楚是什么时候受的伤,当他躺在医院时,脸部、双手已二度烧伤。“后来我才知道,中巴车从起火到烧毁报废,只有1分多钟,此次事故造成1人死亡、14人受伤!”
荣誉一度接踵而至
《青年学生舒俊奋勇救人光荣负伤》———几天后,躺在医院病床上的舒俊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青年英雄,转眼间成为了宜兴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荣誉也接踵而来:2000年2月25日,宜兴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荣誉证书,“在维护社会治安中,见义勇为,成绩显著,被评为先进个人”;2000年4月,江苏省政府授予舒俊“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2000年5月10日,他又获得“无锡市1999年度精神文明‘十佳’新事”的荣誉证书。
2000年,接二连三的荣誉让在家休养的舒俊感到欣慰:政府和社会没有忘了自己,回报了那么多荣誉,自己受点伤也是值得的,毕竟换回了两条生命!
靠微薄工资艰难度日
舒俊的父亲今年55岁,靠打零工每年的收入只有五六千元,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在家,没有收入来源,舒俊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儿子烧伤后,本就贫困的家庭为了给孩子进一步治疗,卖掉了一间房子。看着父母整天愁眉苦脸,2001年7月,大专毕业后,身体开始好转的舒俊不得不找工作养家。“我的手植过皮,到现在不能恢复正常,用不上力,重一些的活就没法干。”舒俊说,因为找不到工作,他在家待业了几个月,直到2002年,村里给他安排了一个土管所协管员的工作,“工作很辛苦,大热天外面40多度我们在田里丈量土地,一个月的收入只有400元。其他协管员都四五十岁了,像我这个年纪一个月400元怎么过啊?”
熬了差不多一年,舒俊终于离开了,“我自己在镇上一家私营企业打工,每个月有1200元工资。”然而,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太久,企业解体了。舒俊同学把他介绍到一家私营线缆厂工作,每月收入只不过1000多元,这在富裕的官林地区只能解决基本温饱。
爱的世界
没有我
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家境窘迫,随着年龄的增大,舒俊的恋爱成了大难题,“曾经有人给我介绍过一两个女孩,但对方见了一面就再也不联系了,嫌我家里条件差。”
的确,虽然只有29岁,但舒俊看起来却比同龄人要年长许多,甚至长了一些白头发。原本英俊的脸上因为烧伤后的疤痕而变得坑坑洼洼,受伤最严重的双手更是成了舒俊最自卑的地方,看到有人在,他就会不自觉地想把手藏起来。
在舒俊的家中,记者看到一家人生活的老式二层楼房里,家里的陈设也很简陋,唯一的一台空调,是因为舒俊在夏天时手部奇痒出不了汗才买的。
当英雄
代价太大了!
昨天,记者拨通了宜兴市公安局局长陈国强的电话。听到舒俊的名字,陈局长连声表示知道他当年见义勇为的事迹。当记者向他反映舒俊现在的生活状况时,他表示“明天上班后,我会了解一下他的具体情况”。
记者和舒俊聊起未来的打算,他说“没想过”。“如果再让我遇上这样的事,我会再救人吗?我不敢说!当这样的英雄,代价太大了!”他无奈地说,“做好事可以,但千万不要影响你的一生。”
快报记者 金凝 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