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浓雾蔽城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罕见大雾裹得南京迈不 开步
· 执勤交警 不敢开警摩
·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延迟
· 机场瘫痪,万名旅客滞留
· 30条公交线受大雾影响
· 昨晨6:14
· 专家教你 打雾灯
· 黄→橙→红,一天三发大雾警报
· 大雾难预报,难在不了解
· 周边高速全部封闭
· 运菜车受堵,菜价要涨
· 明天冷空气 赶走大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2 月 26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大雾难预报,难在不了解
刘峻
  “雾是预报中的难点,其难度几乎等同于冰雹等小范围天气过程”,在大雾频发的冬天,气象专家时常与时间赛跑,力求将大雾消息更快传递给市民,但很多市民感觉大雾的出现还是出人意料。大雾预报难,难在什么地方?南京的多位气象专家为我们描绘出大雾独特的“品性”,其实大雾预报难,难就难在我们还不了解它。

  身世:扑朔迷离

  它的产生首先就是个谜,虽然气象专家将雾分为辐射雾、平流雾等等,但还是搞不清楚大雾的具体“身世”。昨天是冬季常见的辐射雾,冬季的夜晚,近地面积累的丰富水汽由于气温下降而冷凝成雾滴,形成大雾天气,道理似乎很清楚,但大雾究竟是由哪些气象因素“操控”的,湿度、温度、风力在一个什么状态下就能产生雾,这没有一个明确答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专家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空气的糟糕,众多灰尘漂浮在高空,这给大雾又增加了一个不确定因素。更麻烦的是,有时当各种气象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大雾也不一定有,这常常让气象专家左右为难。所以,提前24小时或者48小时的大雾预报一般都是根据天气形势做出的趋势预报,往往要加个“可能”二字。

  水汽:摸不准的要素

  除了风力等各种气象要素外,地形往往也成为决定是否有雾的一个关键因素。江苏省气象台专家举例,沪宁高速公路大雾有两个高发地段,一个是镇江地区句容至窦庄一线,一个就是无锡段。镇江地区地处丘陵地带,小山坡非常多,水汽容易“堆积”,造成大雾生成,而无锡则是挨着太湖,水汽源源不断输送过来,大雾特别容易形成。可以看出,地形造成的水汽富集往往是决定雾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但气象专家只有一双眼睛,气象仪器也不可能分布在每个区域,获取不到有效的资料,精确预报谈何容易。

  监测:手段不多难精确

  准确预报大雾的可行方法不是没有,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正在试验一个方法,专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安装了101个摄像头24小时实时监测,并且每隔10公里就有一个自动气象站,26个自动气象站可以每隔一分钟将“能见度、温度、湿度、气压、雨量、风速、风向”7个指标记录下来,并传回专家办公室内,地面自动气象站多,气象专家就可以摸准每一个地区的天气实况,气象专家说,在大雾发生前大约几个小时,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大雾“先兆”期,一些气象要素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而大雾的精确预报就全靠它了。不过,这种连续布点的自动站显然还不可能大范围推广,精确预报大雾还很难。自动气象站不够,高科技卫星可以预报雾吗?气象专家给出了遗憾的答案,目前利用卫星是可以看到雾的面积,但是只能看到雾的顶端,看不到雾的近地面各项数据,大面积收集雾的资料同样有困难。快报记者 刘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