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繁盛(六朝)]
早在六朝时期(229—589年),就建有大小寺庵几十座。2000年考古发现了六朝祭坛,正处于建康都宫城东北方的“丑”位上,与文献所载当时位于宫城东南之“巳”位的南郊坛遥相呼应,为六朝时钟山的第一次大建设提供了佐证;此时的建设活动主要集中于钟山西部南麓。
[第二次繁盛(明代)]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将陵寝选于钟山南麓玩珠峰下,掀起了明代钟山建设的高潮,之后在山南相继营建了太子陵、嫔妃墓,并葬14位开国功臣于山之阴,形成钟山西部较为集中的明代墓葬群。同时,迁址后敕建的灵谷寺带动了于钟山东部区寺庙的迅速发展,逐渐在钟山周边建造了数十座宗教建筑。
[第三次繁盛(民国)]
中山陵的建设为紫金山的第三次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后兴建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谭墓、廖墓、范墓及戴墓形成以中山陵为中心的民国墓葬群。随着钟山陵墓、官邸、文化体育等重要建筑的逐步建设,在钟山南麓的范围营建出不同于封建帝国的开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