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记者 何雨欣 刘羊旸 雷敏) 有这样一组数据耐人寻味:今年前三季度,虽然我国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13.5%,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35.7%,而投资则达49.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指出。我国经济正朝着预期方向快速发展,但消费与投资增长不协调、消费率偏低,势必会影响经济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老百姓“捂紧”钱袋子呢?
【为何不敢花】
低保障“挤压”百姓即期消费
[声音]甘肃省兰州市居民盖国珍:“我早年做小生意,后来年纪大了就不做了,现在靠以前做生意攒的钱过日子,由于没有新的进账,也没参加什么社会保险,孩子上大学还要钱,所以花钱的时候要算计再算计,能不买的就不买。我就想着万一以后得个什么病,也不至于太拖累孩子。”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社会保障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的15%,低于世界劳工组织确定的 20%的国际最低标准。同时,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虽已达14966万人,但同我国13亿的人口基数相比,覆盖面仍然较窄。
[点评]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健全,城镇居民中高收入阶层与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拉大,相当多的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消费者对未来支出预期不稳定,即使收入总额增加,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而为可能出现的失业、医疗支出及养老等进行储蓄。
高物价使农民的增收“缩水”
[声音]河北省深州市兵曹乡婆娑营村村民贺庚须:“俺家现在种果树,比以前种粮食时收入多了一倍多。总觉得现在买啥东西都挺贵,虽说收入多了点,但一花就没了。俺家老二刚娶了媳妇,家里这几年攒的钱差不多都花光了,现在老三在上学,所以能不花就不花了。”
[背景]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收入2762元,实增11.4%,连续三年保持了前三季度两位数增长。但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也正在逐步凸显。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点评]近几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受物价、教育、医疗等因素影响,农民收入的实际水平仍很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国消费的一个关键因素。
商业欺诈让人有钱也不想花
[声音]北京某电力工程公司职工张斌:“今年上半年我在电视购物中看到一款治脱发的产品,说用后两个月肯定能长出新发,否则退款,于是就买了一套,结果用了四个多月也没见长头发,反而掉得更快了。去退货结果人家说你这属于极少数例外,不行就再用一个疗程,总之就是不给退款。现在买东西总感觉骗人的多、陷阱多,有时候真是折腾不起,有钱也不想花。”
[背景]近几年,我国市场上消费环境缺乏诚信和竞争无序化等问题日渐凸显,据消协统计,今年上半年,欺诈消费者投诉量明显上升。一些产销者采取虚假宣传、设计陷阱、偷换概念等手段,诱导消费者上当受骗。
[点评]信用缺失让市场有序公平竞争机制及资源配置功能失灵,消费者对现实消费的不良感受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即期消费,“有钱不想花”的心态将限制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进而影响国内总需求的扩大。
【网友留言】
为了房子
为了孩子
新华网友:物价上涨幅度明显超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消费能增长的也就是数字,实际消费水平不降已经不错了。今年的国内零售消费增加大概还是房子、汽车销售增加支撑的吧,这些大概同中低收入者关系不大。不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内需不足是不可能解决的。
新华网友:首先,国家必须建立公平的制度,再用强有力的手段维护这种制度,这才是政府应该做的,其他的就交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吧!
新华网友:中国国民有钱不敢消费,一是怕没钱供孩子读书,二是怕没房子住。如果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中国公民就敢消费。我们周围的所有人虽然收入比以前高了,但生活消费还是慎之又慎,总是为两个目标奋斗着,这就是———为了购房、为了供孩子读书。
新华网友:贫富悬殊是万恶之源,是社会不和谐音符,是扩大内需的障碍。如认识不到这一点,继续扩大贫富差距,对任何人都没好处,同时也会受到历史惩罚。因为社会总是在进步、在向前发展。
新华网友:让百姓敢消费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有超出最低生存需要许多倍的钱。现在,他们手上只有勉强维持生命的钱,也就是刚够“生存权”,你想要他们怎么消费?
新华网友: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拉动内需!工作15年,夫妻俩教书15年,每月收入共三四千元左右,孩子马上读初中,进校就是一万多,还有高中、大学,敢乱花一分钱不?
【有钱都干啥】
存银行少了 买基金股票多了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宋振远 苏晓洲 邓卫华)“十一五”开局之年,储蓄国债降温,股市瞬间转身,基金投资火爆———中国资本市场此消彼长的三大信号,宛如一幅天气变化的“七彩云图”,折射百姓投资理念、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变化,也勾勒出2006年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轨迹。
从储蓄到股市:
渴望分享高增长企业红利
在长沙市迎宾路一家储蓄所,一位退休干部正取出部分存款用于个人投资,希望“钱生钱”。他感叹自己醒悟得太迟:“国民经济每年增长10%,但我的银行存款税后利息不到2%。再考虑物价上涨,储蓄实际是贬值的,把所有钱捂在银行实在可惜。”
一边是储蓄降温,另一边则是股市增量资金如过江之鲫。统计显示,10月份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余额为6042亿元,比上月增加216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增长182%。
百姓“储蓄偏好”的松动,有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央行自1996年后8次降息,并开征20%利息税,存款已失去保值增值意义。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经济从2002年开始步入新一轮高增长期,但国民没能分享到绩优企业的“红利”。资本要求增值,如同工人要求工资一样。压抑已久的百姓银行财富,终于在2006年借“股改”之机释放出强烈的增值冲动,“拿出储蓄、参与投资”成为股市流行语。
从追捧到冷场:
国债降温折射理财多元化
几年来,国债一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进入2006年,排队认购国债的人流中开始出现“杂音”:国债年利不过3%多一点,而很多基金一年回报超过20%!
这种比较效应已在发挥作用。自9月1日起发行的第四期凭证式国债,首次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降温态势。
济南市商行建设路支行营业部主任黄新说,凭证式国债一直被称为“金边国债”。但8月19日央行加息后发行的第四期五年期国债,却没出现往常排队抢购的局面。不仅是凭证式国债,今年发行的第二期记账式国债也风光不再,一些银行甚至在大厅里贴出 “本网点储蓄国债额度充分,欢迎投资者购买”的促销告示……
专家认为,国债不再一枝独秀,主要原因是百姓可投资的渠道多了。除了股市和基金,个人外汇买卖、外汇期权和炒金都被老百姓纳入了投资视野。
从蛰伏到火爆:
基金俏凸显专家理财优势
长沙吴先生的母亲早年丈夫去世后,辛辛苦苦将子女养大,为回报母亲,吴先生及兄弟姐妹凑了约40万元为母亲养老。这笔钱,一直被雷打不动地存在银行,即使吴先生做生意资金紧张也没敢动用。但11月份经家庭讨论,他们决定拿出这笔养老钱的一半购买开放式基金。
2006年以来,基金赚钱效应凸显,各地基金投资热情高昂。在京城,“买基金了吗”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即使是在湖南等中部省份,销量也超过2亿元。在长沙市德雅路一个工行储蓄所,最近很多人一边办储蓄取款,一边办基金认购。一些金融机构和中介还开通了“基金团购”业务。
2006年以来很多基金累计净值增幅超过100%,回报超过20%的新基金俯拾皆是。
据悉,截至11月底,全国58家基金管理公司已推出294只投资基金,基金的良好表现,让百姓看到了“专业机构理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