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副刊·嗑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切·格瓦拉之死》
· 《新文化与真文人》
· 卫慧在国外比苏童红得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2 月 22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卫慧在国外比苏童红得多
  月初,德国知名汉学家顾彬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毫不客气地宣称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这个过火的判断立即在文学圈内圈外都激起了很大反响,赞成、反对的声音都有。本周一,加拿大汉学家石峻山和与汉学家交往颇多的青年作家黄梵,应邀做客快报“生活南京”,就“汉学家眼里的中国当代文学”等话题,与广大网友作了坦诚的交流。

  中国当代文学尚未达到应有水平

  说起顾彬,石峻山和黄梵都坦言自己之前不知道这个人,所以对他的学识背景并不了解。黄梵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能苛求别人与自己完全一致,“顾彬的看法有他的道理,他说所谓的美女作家的作品是垃圾,这并不过分,因为这在国内基本上也已经属于常识性的判断。但是如果他藉此得出整个当代文学都是垃圾,就有点过分了。”石峻山表示,顾彬的看法只能代表他一个人,并不能代表整个汉学界,而且他所说的那番话也不是来自他在正式的学术场合所做的正式的学术发言,所以不需要太当真。说到自己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他表示,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国,如果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来比较的话,那么中国当代文学好像还没达到它应该达到的水平。“如果与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来比较,当代文学绝对不属于‘黄金年代’,当然它还是很有希望。”

  汉学家大多很客观

  因为喜欢英美文学的缘故,黄梵很早就和汉学家有接触。他介绍说,汉学家一般开始都是对本国文学感兴趣,在自己国家里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或者就是一个作家,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和中国有了接触,到中国来学习和访问,就产生了一种兴趣,这种兴趣一开始可能是来源于中国文化,时间长了,等他们有一天接触到了文学作品,很自然就会产生自己的看法,很自然就“陷”了进来。“他们做事都很认真,他们看待作品,完全没有诸如人情等非文学因素的干扰,而是直接以自己的眼光来判断。”黄梵认为,眼前的石峻山就是一个例子。石峻山起先是对昆曲感兴趣,然后通过阅读古典文学,转而对当代文学也“来了电”。石峻山表示,他最欣赏的当代作家是王小波,他的文体和内涵都很出色,而对目前当红的余华、莫言、李锐,他都不看好。“活着的正在写作的人当中,我很喜欢苏童。”石峻山说,他目前正在翻译苏童的短篇小说,明年初,苏童的短篇小说集就会在英国出版。

  汉学家看不到好作品

  在谈到中国文学在加拿大的情况时,石峻山笑着透露了一个秘密:在加拿大,最红的中国作家不是苏童,也不是残雪,而是写《上海宝贝》的那个卫慧。他表示,很多加拿大人都知道卫慧,而不知道苏童。在加拿大的书店或者图书馆,你可以找到苏童、莫言的书,也可以看到一些现代文学作品,但目前还没有王小波的书。“而且美国华人、加拿大华人、英国华人的书在书店里面要比中国本土作家的多得多,因为他们毕竟是用英文写作,不需要翻译。”石峻山说话的语调有点无奈。“其实这是一种悲哀,不仅仅是在加拿大,在很多西方国家,卫慧的小说比苏童的小说有影响,这就会给外国读者一个错觉,他们很可能就会以为,卫慧的小说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水平。”黄梵表示,“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是,负责翻译的汉学家们接触不到好的当代作品,而国内一些所谓的文学内行总是把一些烂书介绍给老外。难怪顾彬发火,他也以为那些美女们的作品能代表当代文学呢,其实在国内,没有人正眼看它们。”

  国内“推荐系统”不成熟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的翻译和出版在国内很红火,外国经典文学作品,几乎被国内出版界一网打尽。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外国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出版机构,他们的角色和汉学家是一致的。那我们的外国文学专家们的眼光怎么会那么准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特别重要,那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一些文学大国,他们都有很完备很成熟的书评系统和文学奖系统。“像美国的纽约书评、普利策文学奖、福克纳文学奖等,他们选择的作品都很可靠,他们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信誉,使得他们的眼光很值得信赖。这样,我们的外国文学翻译家,几乎不需要多费脑筋,直接拿过来就行了。”黄梵表示,“我们的书评在哪里呢?不要告诉我那些报纸杂志上的捧杀的肉麻文章是书评,也不要告诉我,那些‘名人荟萃’的文学奖有任何文学意义。如果我们没有这些合适的‘推荐系统’,诚实的汉学家们就得大海捞针,不负责任的汉学家就会图省事,把一些烂书介绍出去。”

  快报记者 倪宁宁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