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至今悬而未解的考古谜案,从人类、水稻的起源,到悬棺、汝窑、秘戏以及洛阳铲等,本文详述谜案发生的历史背景、破解的过程,以及部分至今尚未解开的悬疑。许多考古谜案中谜中有谜,案中有案,构成了一个个亦真亦幻、起伏跌宕的离奇故事。
古井档案库
“人文湘楚、山水湖南”,湖南自古就是一个山川俊美、人文荟萃之地。当二十世纪接近尾声的时候,一次偶然发现将世界的目光聚集到这里。在长沙走马楼建筑工地上的一口古井中,发现了十余万枚三国时期的简牍,这批简牍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史料的不足,也改写了我国简牍发现和研究的历史。
人们对三国时期历史的了解更多的是从民间传说或小说演义中得到的,而真正能够反映历史原貌的资料少得可怜。这次发现的10余万枚简牍,超过了20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从目前整理的一小部分看,内容包括赋税、户籍、仓库管理、钱粮进出、军民屯田、往来书信等,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了解长沙郡及吴国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走马楼简牍发现以前,西北地区是发现简牍最多的地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强, 这主要是由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决定的。西北地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简牍不易霉变腐烂,比较容易保存。而在湖南这样一个温暖多雨、空气潮湿的地区,似乎并不具备保存简牍安然度过近两千年岁月的条件。
而走马楼的那口水井为这批简牍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小环境。水井井口上部已经遭到破坏,被破坏的井口距离现在地表约有8米,深度在8米以上,废弃之后上部又被大量的泥土覆盖,简牍长期处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土壤和水分的酸碱度适中,极利于简牍的保存。而且,据说在已经清理的部分简牍上还发现了使用桐油涂刷的痕迹,这也为简牍的保存增加了可能性。
为什么在长沙走马楼的古井中会出土数量如此庞大的简牍?这个问题不仅是人们首先考虑到的问题,也是这批简牍发现之后一直困扰着文化、考古学者的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各种假设。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战乱导致简椟埋于井中。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无论是中原腹地还是边远地区,到处是兵戈之灾,这批简牍可能是因为战争的缘故被丢弃在井中的。但是这种假设存在明显的漏洞,长沙偏于长江以南,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吴蜀两军战于长沙,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湖南全境均被孙吴占据。到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时,长沙已属吴多年,自从孙权占据长沙后,战争较少,特别是“嘉禾”年间,长沙处于较为平静的时期,是吴国的军事后方和“粮仓”。按照常规,如果没有十分紧迫的事件,大量的文书是没有必要集中处理的,战乱说似乎不能成立。
有的人认为这批简牍失去了利用价值,是被废弃后封存在古井里的。有人推测,木简可能是当时在文件废弃后将其扔进井内。从已经整理出来的内容看,走马楼简牍反映了三国时期吴国的基层政权组织运作情况,几乎涵盖了基层政权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在当时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档案,是地方政权管理必须的资料,没有这些资料,也就缺失了管理的依据,会给政权运作带来诸多不便。
秦朝末年,刘邦攻占咸阳后,萧何首先查收了秦朝的户籍等档案资料,正是有了这些资料,才为以后管理富庶的关中地区,乃至最终战胜项羽,成就刘邦帝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档案文书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性,正常情况下也不应该大批废弃,似乎这种观点也不能成立。
或许彻底解开走马楼吴简的埋藏之谜,还要从这些竹简入手,或许在那些还没有释读的竹简中会发现问题的答案,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