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一家住在南京城南,在我们家附近有几条窄窄的街道,在小街的尽头卧着一口井,就连街道上岁数最大的王爷爷也不知道这井的来历。年深日久,井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佳话,居民们亲昵地称之为“老井”。
老井有两丈多深,据小街的“考古学家”王爷爷考证,井底下沉着一个厚厚的杏木盘,所以,一年四季,水清见底,即使是大旱年间,井水仍是绵甜爽口,清而不浊。老井的井壁是用石头围成的,石头上长满青苔。井水绵绵地吻着壁石,像一个撒娇的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温暖怀抱。顶上盖着一块巨大的方石盘,中间留了个圆,这便是井口。石盘似一块加工后的大理石,光滑、细腻,由于井绳与井沿的长期磨擦,井沿四周深深地凹了下去。不知道人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那缺口排列得非常有规律,井口就如一瓣瓣盛开的莲花,更透出了老井的古老与沧桑。
小时候,我常常提着井绳,跟在妈妈后面,去老井挑水。冬日的太阳迈着祖父般的步履,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把一天中最美好的阳光洒向井边。这时候,小街上所有的人家都要到这里来挑水。叮当的水桶碰撞声,夹杂着孩子们的嬉戏声,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构成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城南晨曦风景画。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如今秦淮人家家都早已安上了自来水,几辈人靠肩挑吃水的历史也早早地结束了。现代文明正以强劲的势头掀开南京历史上全新的一页。久而久之,老井被人们遗忘了,井水不见了,井壁四周不同程度地塌陷,石头的缝隙里,夹杂着野草,细腻的井沿也失去了原有的光泽,所见之处,满目萧索与苍凉。后来,这里新盖了小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这口养育小街几代人的老井,算是彻底地从南京这块土地上消失了!
可是我,每每从从前的井台边走过时,总是能想起这口老井。我忘不了这老井,因为这生命之泉给予了城南百姓祖祖辈辈太多、太难忘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