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种猪没土种猪好吃
市民张大妈天天到南京科巷菜场买菜,近来买肉时,她不再专挑精瘦肉了,总是让小刀手拣带肥膘的五花肉割。她说,这连瘦带肥的肉,烧出来香,特别是做红烧肉,很好吃。“除了炒肉丝,街坊邻居们现在都不爱买精瘦肉了,不知咋的,精瘦肉就是没肥的香”。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昨天参加全省畜牧业会议的专家们的兴趣。对于张大妈的困惑,省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高级兽医师袁日进解释说,计划经济时代,生猪饲养品种较少,市场上基本上是土种猪,这种猪长得慢,所以供应短缺。土种猪肥膘多,富含大量脂肪,煎炒时植物油香进得去,所以吃起来特别香。上世纪80年代末,洋种猪大量引进,来自美国、丹麦、加拿大等国的约克夏、杜勒克等品种进入江苏,并迅速繁殖,洋种猪特点是长得快,瘦肉率高达80%,很少有肥膘,但瘦肉炒菜时油香进不去,吃起来就没有土种猪香。从饲养方式上比较,土种猪耐食,什么东西都吃,抗病性强,肉红味香;洋猪则肉白味淡,应急能力差。
袁日进说,中国土种猪有一种独特的风味香,而洋猪肉口感差远了,吃起来像麻布。
江苏最好的猪肉在苏州
土种猪好吃但长得慢,洋种猪长得快但不好吃。有没有一种长得快又好吃的猪呢?有,那就是专家近年研究出来的“混血儿”。江苏畜牧业近年培育出苏钟猪、新淮猪等优质杂交猪,其中,苏州畜牧兽医站前任站长王子林培育出的苏太猪最成功。
帮猪改良品种可不是件容易活。拿人家洋公猪与土母猪交配,事先要查其祖宗八代,以确保血统纯正,这样生出第一代“混血儿”,再从中挑选遗传基因比较稳定的一只“混血儿”母猪与洋公猪交配,生出第二代。袁日进说,经过这样代代精选,至少要经过十多年才能培育出一个稳定的杂交品种。
苏太猪就是用江苏传统的土种猪太湖猪与进口洋猪杜勒克杂交而成。太湖猪肉香,很好吃,最大毛病是长相难看,肚皮鼓得老高,肥肉多。相比之下,来自美国的杜勒克十分健硕、长相好。王子林经过多年钻研,成功地将这两种猪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培育出“混血儿”苏太猪。其特点是好看好卖好吃好赚,出肉率高,卖相好。王子林将杂交猪崽定点交给苏州郊县及武进、海安等地农户饲养,养大后再收回来出售,年出栏约200万头。目前,在苏州、上海开了数家苏太猪专卖店,并进入南京个别五星级宾馆。市场上苏太猪比其他品种每斤贵0.5元。据说,一名苏州老奶奶一天去晚了,没买到苏太猪肉,就随便买了点肉,回家孙子怎么都不吃,说今天的肉味道为啥不一样呀。为鼓励王子林,省政府奖励他20万元,并授予“农业功臣”称号。
袁日进说,有关部门正在南京附近找苏太猪饲养点,不久南京市民也有望吃上江苏最好的猪肉了。
国家给钱保育土种猪
江苏有多少土种猪?省畜牧兽医总站站长袁日进介绍,经过细致梳理,他们排出了连云港黑猪、南京山猪、江阴和海安的江曲海、太湖猪系列包括句容的小梅山和武进的二花脸等等,农林厅拨专款,在当地建保种场,不许随便宰杀,不许与其他品种杂交,不许近亲繁殖,目的是保证土种猪血统纯正。
袁日进说,目前江苏有国家级的保种场10个,省级的5个。一般选一个自然环境较好村落的十多个养殖大户,与他们商定好,由国家每年给钱,请他们专门养土种猪,各家养的猪互相交配。
快报记者 赵守成
40岁以上的人大多记得,在那个凭票买肉的年代,人们肚里缺油水,爱挑肥猪肉买。后来日子好了,瘦肉大受欢迎。但是现在,不少人又开始喜欢吃带点肥膘的肉。昨天,江苏省畜牧兽医总站站长袁日进解读了这一有趣的变化。他说,洋种猪长得快、瘦肉率高,但不香。为抵御洋种猪的冲击,让市民吃到品质口感上乘的猪肉,农林厅正在拨专款保育土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