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陈瑜写下这样一段话:“无声世界亦多彩,我对未来仍有美好的憧憬,我将用良好的心态去快乐生活!”她在南京市聋人学校的教师岗位上干了3年,虽然舍不得,但必须要离开,因为她是聋人,不能报考教师资格证。
无声世界亦多彩
陈瑜扎着马尾辫,皮肤白净,长相清秀,在人熙嘈杂的大街上,你不会发现她与其他姑娘有什么不一样,同样的青春,同样的朝气,健步如飞,神采飞扬。然而,和她交谈必须借助纸和笔。
“我今年29岁,生下来时是个健康的女孩。可惜,3岁半时因为打针导致耳聋。懂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同,耳边只有隐约模糊的声音,这个世界不管多么精彩,多么喧闹,对我来说一片寂静。”陈瑜在纸上写下这些话,娟秀的字迹和她一样安静。
在纸上交谈的过程中,陈瑜的嘴里有时也能吐出一些单词,只是发音模糊,而且不在调上,也没有节奏感,要仔细听才能分辨出她说的是什么。“我看唇语的能力很强,只要对方说的是普通话,口形清楚,我基本能看懂的。”
“小学六年级时,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讲到周恩来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时老师问我们:你们是为什么而读书?我脱口而出:我是为改变聋人命运而读书。这可能是我这辈子说得最清晰的一句话,因为老师听懂了,他惊讶地看着我,眼里有赞许也有鼓励。”陈瑜看着远方,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课堂上。“我开始发奋学习,读书是我的嗜好,我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那个时候学校条件不是很好,学生图书室的书我都看过了。班主任特别关照我,还让我去教师图书室借书看。”
陈瑜成绩优秀,从南京市聋人学校考入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大学里,她成绩优秀,拿过奖学金,入了党,在学院学生会、系团总支部都担任过职务,参加过不少社会活动。2002年5月份,她还与几个同学代表天津理工大学及全国聋人大学生去了日本、美国聋人高校,进行友好交流。“只要能自强、自信、自立,无声世界亦多彩。”陈瑜用力写下这行字,笔尖划破了纸张。
梦想当真正的老师
2003年2月,陈瑜毕业后进入母校南京市聋人学校工作,编辑图书、打字、整理资料,什么事都干。后来,代起了七年级、九年级的电脑课、四年级的数学课,以及小学低年级的阅读课(手语)。
“虽然聋人孩子外表看来与正常孩子无异,但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更能穿透人心。我也是聋人,看着他们,我经常有一种心痛的感觉,这是普通人无法感受的。正是因为有着类似的命运,我特别注重结合聋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内心沟通及情感共鸣来教学生。”残疾孩子的心态,陈瑜更能理解。
学生们也很喜欢这个漂亮的女老师,哪怕只是短暂的代课,他们也舍不得小陈老师离开他们,“上陈老师的课有一种默契,有时候不需要她多说我们就理解了,而且我们有不懂的地方,她都能耐心地讲解……”经常有高三的学生来找她倾诉心事,求助如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询问有关高考的情况等等。
陈瑜说:“我喜欢学生,连做梦都想成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非常愿意去教聋人。”可是,三年来她一直都是“临时工”,因为没有教师资质,学校不能正式聘用她。“我去过市教育局咨询过教师资质问题,得到的回答是,‘聋人是不能报考的,因为身体条件不符合规定上的健康标准’。”
招聘会一场不落
“她是个非常不错的姑娘!”在南京市聋人学校邴老师的眼里,陈瑜聪明好学,虽然是代课老师,但是工作却十分负责。可惜的是,陈瑜不能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只因为她是聋人。“前两年,学校有一个合作项目,需要一个双语教师,就临时聘用了陈瑜,眼看这个项目快结束了,陈瑜的工作就成了问题。我劝她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再去寻找别的工作。”
“人才招聘会我常去,可是由于沟通困难,几乎都被拒绝了。专门为残疾人办的招聘会,我一场不落,可是大部分都招的是保洁、缝纫工、营业员等。”陈瑜遗憾地摇摇头。
从去年夏天到现在,记者在残联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至少看见过她三次,每次她都从开场一直转到结束,那双渴望工作的眼神令人难忘。“由于存在交流障碍,我们聋哑人找工作实际上比肢体残疾人还要弱势,但是处于无声世界的我们更渴望与人接触。”
陈瑜转而调皮地一笑,“也许有人觉得我心境高吧,残疾人还对工作挑挑拣拣。可是我想,我也是一名从正规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希望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罢了。当名老师是我的梦,如果当不了,哪怕是找份在图书馆里打字、整理资料的工作也行。”
虽然一直不能进入学校的教师编制,陈瑜并不气馁,“我正在读电大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现在已经通过了9门课程,一年后我就能拿到本科证书了。”她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老师”。
能否提供特殊岗位
“照理说,残疾人应该专门有一个特殊的教师资格考试,可现在国家没有出台这方面规定。”南京市残联就业处处长张小清告诉记者。
同时,她还认为,要解决残疾人就业困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腾出一些好岗位来,现在国外许多政府机关的服务大厅里的工作人员有很多就是优秀的残疾人,但是在南京,进一家好单位对残疾人来说比登天还难。从1999年开始到现在,南京只有一名残疾大学生进了一家事业单位,而南京每年几乎有百名残疾人考上大学。第二是从创造岗位来做,残疾人是个特殊的群体,本身就比正常人条件差,如果用正常人的考核条件来评价,他们肯定难以胜任。
快报记者 项凤华/文
快报记者 施向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