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快报开始征集算盘的故事,看到报纸后,在南京生活的陕西人李春华父子俩说,他们和算盘有不解之缘。用儿子李文学的话说,父亲李春华凭着能打一手好算盘,从农村走了出来,改变了一生的命运,而他则是从敲打算盘开始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76岁的父亲李春华:
从山沟沟出来当上会计
44岁的李文学如今在南京安了家,开了个培训班,推广快速心算。而76岁的父亲李春华,这些日子正好从老家陕西来南京探望儿子。
一说到珠算,76岁的李春华笑了:“掌握了珠算这项技能,我受益终身。”李春华出生在陕西汉中农村,家里世代务农。他的叔叔是乡里一家布店出了名的账房先生,每次听着叔叔噼里啪啦地打算盘,李春华就觉得特别神奇,“怎么能把这么多布的价钱都给算出来了。”于是在李春华八九岁时,喜欢上了珠算,下午放学后总喜欢先绕到叔叔工作的布店,看他打算盘。“叔叔教我练习珠算,得灵活运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开始时天天就练着三个手指拨算珠。”到李春华十四五岁时,基本的加减乘除都学到了手。之后李春华没事就自己练,当时一斤是16两,村上人把两换算成斤,谁都没他算得快。
“当时就觉得算盘好玩,没想到后来就成了我养家糊口的本事,也把一生的命运改变了。”21岁那年,铁路上招工人,李春华去报了名。在挑选中,有人问:“谁会打算盘算账的,还会识字的举个手。”“我一想,我读过几年书,还会打算盘,就壮着胆子举了手。”李春华这么一毛遂自荐,果真被选上了,几个月的试用,领导还挺满意,于是他这个从山沟沟里出来的农民居然坐进了办公室,这一坐就是39年。
“没这珠算的本事,父亲要么在家种地,要么就得干苦力。没想到他干了会计,还做了统计,走出了陕西,去过湖南、河南、福建,就凭这一把算盘。”听着父亲的故事,一旁的李文学说。
44岁的儿子李文学:
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
“父亲打得一手好算盘,我的算盘也是他教的,正因为学了算盘,我才会从倒数第一成了正数第一。”父亲李春华笑了:“他从小特别调皮,小学时成绩全是倒数。”一贯成绩很差的李文学到初中时,数学课里开始讲负数。好奇的李文学举手问老师:“54-36,可不可以得2负2 。”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明明是18,回去好好想想。”李文学回家后,仔细想了想,其实2负2不就是20-2吗,不也就是18吗?父亲李春华见儿子还挺有想象力的,于是就教起他学算盘。“和父亲一样,我也是从三个手指练起,后来加减乘除都会了,从此我对数学感兴趣多了,复杂的算式我都喜欢用算盘来演算。”“珠算能让人大脑开窍,之后他好像真开窍了一样,数学成绩猛地就升上去了,成了全班正数第一。”李春华说。
工作后,李文学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我天生是个没理想的人。”李文学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提议他既然会打算盘,何不研究心算法。他又重新拾起了算盘,想在上面研究一种新的速算方法,“但我发现很多人研究珠心算,后来还是依据了数学原理,研究了自己一套快速心算法,得出了计算的另一种公式,只要用心算就能把复杂的多位乘除简单化,再在算盘上表现出来,就更简单了。”
现在李文学在南京开办了快速珠心算培训班。“算盘影响的是父亲的生活和工作,而我被影响的是人生的兴趣。”
如果你和他们一样,和算盘之间有难忘的故事,或者你也是打算盘的高手,请拨96060或13675161756,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故事,快报珠算大赛也等着你来报名。
快报社区记者 赵丹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