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王府园挖出“雄狮戏球”
· 再不修,就要出人命!
· 热水袋烫伤祖孙俩
· 小伙农药毒倒爷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2 月 1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再不修,就要出人命!
苏州名人故居“残粒园”突然坍塌,居民联名呼吁保护
王彪
  古建筑保护 现状

  每年投入1000万

  实际需要数十亿

  前不久,苏州清代状元洪钧祖居面临坍塌,如今吴待秋故居也是奄奄一息,面对接二连三的古建筑坍塌事件,文物人士和不少市民抛出了沉重的话题,“还有多少老房子要等着倒下来!”苏州的老房子是苏州人骄傲的遗产,可是岁月侵袭,又给这里留下了种种隐患。2002年,市文物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排出了49处险情严重、亟待抢修的古建筑名单。几年来,不仅这49处重点古建筑得到了抢修,其余的一大批古建筑也得到了积极的维修保护。许多古建筑由危房重新成为景观。三年来,苏州每年平均投入抢修经费1000多万元,再加上社会投入,全市共维修古建筑150余处。按照计划,今后5年,苏州市区还将对19处文保单位、98处控保建筑加以维修。然而,这一进度,可能还跟不上现实的需要。其中,资金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市房管部门曾经算过一笔账,苏州市区要完成保护、维修古建筑的大工程,至少需要数十亿元。

  古建筑保护 提议

  先排除安全隐患

  再考虑彻底整修

  有居民提议,有关部门应该先下功夫迅速排除老房子的安全隐患,然后再考虑古建筑的彻底整修。如果再发生一次“残粒园”事件,就不能期待再会这么幸运了。

  苏州市有关部门人士告诉记者,苏州大多数古民居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建筑老化、年久失修。人为的原因更是造成了这些古建筑的加速衰老,如果没有有力的措施进行抢修的话,说坏就坏了。但苏州古建筑保护中碰上的难题和矛盾也是巨大的,比如古民居面广量大,保护任务十分繁重,仅仅依靠政府远远不够,它们的保护任务、资金压力、保护要求跟目前的维修投入和水平还有不小差距,成片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还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大规模重建能保留的历史信息还有多少真实性值得考量。

  

  房屋倒塌 住户逃过一劫

  11月24日下午,租住在苏州人民路装驾桥巷34号残粒园的陶阿姨,正在楼下水龙头前洗菜,忽然头顶一声异响。她本能地将身体往屋里一缩,就在这一刹那,瓦片、椽子等就从她眼前倾泻而下。“要不是缩得快,真会被‘活埋’了。”倒塌的残粒园中路二楼的西侧厢房,除了满地摔碎的砖瓦,只剩一堵残墙和斜搁在那里的大梁。

  租住在这里的淮安人段友红欲哭无泪,“坍塌发生之前,我们已经发现一根柱子倾斜了,幸亏倒下来的时候我们都不在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她说,倒塌房屋连同北面的房间,是房管部门的公房,由一位市民承租,她今年3月转租下来,租金为每月150元。房间住人,厢房用来做饭、晾衣物。房子倒塌,砸了她的吃饭家伙。卧室虽然没塌,可也是不敢再住了,她已把孩子送到朋友家去住了。

  “现在东厢房也出现了问题,还有好几处都开裂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人来修。”居民指着老房子的多处伤痕抱怨道。

  25位居民联名呼吁修房

  倒塌的古建筑藏在苏州深巷内,在大门外谁都看不出深院里发生坍塌事故的就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画家吴待秋的故居———残粒园。

  记者在采访时,居民悄悄递过来一封联名呼吁信。信中写道:“装驾桥巷34号整栋建筑安全隐患众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主要原因为房屋陈旧、木结构腐烂、墙体倾斜风化,长期失修……整栋建筑24户人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老百姓呼吁房管局及有关部门,彻底尽快解决整栋危房问题。”25位居民在呼吁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居民们说,整栋建筑至少已有50处木结构严重腐烂风化,墙体有30处严重倾斜,小房梁、小木椽腐化,断裂更多,第四进破损腐化情况尤其突出,有些墙面也快坍塌。居民们已向有关部门反映多次,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居民告诉记者,自西厢房坍塌后,文物部门来人查看了情况,但是没有见房管部门过来修复,不知道这样下去老房子还能撑多久?

  整体维修方案正在酝酿中

  据了解,吴待秋故居现分公房和私房两部分,私房部分包括花园在内,由吴待秋的后代居住,保护得较好。公房部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由光明丝织厂等单位的职工迁入居住,现属市房管局直管公房,倒塌的就是这部分房屋。

  记者昨日从苏州市北塔房管所获悉,已经坍塌的吴待秋故居西厢房目前正在抢修之中,估计还有几天就能完工。据房管所工程部的负责人介绍,事故发生后,他们立即派人赶到了现场,加盖了雨篷,清扫了垃圾,目前解危抢修工作正在进行中。与此同时,对于破损严重的地方也进行了局部加固。吴待秋故居的险情严重,北塔房管所表示,已将基本情况上报上级部门,因此它也排上了苏州市文物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名单,市房管局目前正委托专业单位制作整体维修方案。

  ■快报记者 吴明明 王彪 文/摄

  

  “我们这里不能住人了,期盼着有关部门早点来修房子,否则真要出人命了!”昨日,记者接到反映后赶到苏州市人民路装驾桥巷34号残粒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待秋故居),一个居民悄悄递给记者一张呼吁书,上面还有20多人的亲笔签名,联合呼吁早点修缮整栋古建筑。11月24日,该建筑第四进西厢房木梁木椽突然断裂,厢房整体倒塌,所幸房中无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苏州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已赶赴这里查看了情况,并表示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抢修房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