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5版:亚运前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机场苦等三小时
· 亚运后这里将变成医院
· 让人敬佩的伊拉克足球队
· 开幕式超越雅典
· 孙祥铁定错过亚运首战
· 水痘送马尔代夫男排回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6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亚运后这里将变成医院
———快报记者探访多哈亚运村
陶晶
造型奇特的亚运村大门

亚运村里的升旗广场

  每一届综合性运动会,运动员村都是大家最关心,最想了解的地方。昨天记者抽空“拜访”了一下多哈亚运村,这座去年4月就已经竣工的亚运村坐落在多哈市中心靠海边的一个区域之内,距离多哈湾的海滨大道只有2个街口,步行到海边只需要10分钟左右。

  安检:

  进村要过两道安检

  整个亚运村被铁丝网和印有亚运会标志的宣传画全部包围起来。亚运村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住宿区、娱乐区和餐厅。住宿区设在亚运村的最里面,是一幢幢被刷成蓝色、绿色的漂亮的小楼。据说,之所以选择蓝、绿为公寓楼的主色调,是为了让运动员在炎热的天气里有更好的心情去放松和休息。

  休闲娱乐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设施,不过电脑、电视、电影、音乐、台球、健身房、泳池、商店等应有尽有。餐厅的设置比较传统,分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两层。

  整个亚运村设有两个汽车入口,一个是运动员、教练员专用的去各个比赛场、训练场的停车的广场入口,另一个则是供其他人员,比如新闻媒体进出亚运村所用的入口。两个关卡都由警察把守大门,每辆汽车都要对照车牌号码登记之后方才能进入。

  进入了亚运村区域之后还不算是进入了亚运村,当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人员下车之后,必须步行进入设在两幢造型非常奇特的大楼中间的大门。门前站着的工作人员负责核实任何想要进入亚运村的人的证件、身份,在检查证件之后,所有人随身所带的行礼也必须过安检,之后可进入亚运村。

  房间:

  人多房少只能加床

  与雅典奥运会的奥运村在赛前才草草完工相比,多哈人的办事效率要高得多,作为各国运动员大本营的亚运村早早就已经完工。不过可惜的是,精明的多哈人还是少算计了一步:前来入住的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的数量超出了房间的床位,在严格限制各国入住人员数量的情况下,亚运村的床位仍然不够。没办法,只好加床来应对。此外,多哈组委会根据赛程,对进村的运动员、教练员进行控制。那些先行比赛结束的运动员,比赛结束后就要赶紧搬出亚运村,以便将房间留给后进村的运动员。

  每套运动员公寓有四间卧室,其中三间大房每间三人,三张小床并排在房间中央,剩下一间小房间住两人。有的公寓中,小一点的房间里加的甚至是折叠床。对于那些身材高大的运动员来说,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当心一点,小心因为睡觉不老实从床上摔下。此前中国运动员中间曾经流传着一种“一个房间可能要住14个人,或者14个人共用一个卫生间”的说法,不过当大家抵达之后发现,虽然条件有点困难,但14个人同住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用餐:

  菜式风格应有尽有

  餐厅在亚运村的核心位置,分为运动员用餐区和工作人员用餐区两部分,这两个区的伙食标准有差距。餐厅的整体风格按照东亚、西亚两地不同的文化分为两部分,菜式设计也基本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划分。东亚以米饭和炒菜为主,西亚则是面包、牛羊肉和手抓饭为主。

  除了亚洲食品外,餐厅还特意为来自欧美的外籍教练和工作人员准备了西餐。所有菜品加起来,差不多有200种以上,即便是向来对饮食要求严格的中国羽毛球队也没有太多挑剔的地方。至于体操队更是没有话说,这次到多哈原本就严格队员自带食品,对于这次的饮食,不管是营养还是口味都没得挑。

  北京亚运会后,亚运村变成了住宅楼,那么多哈亚运会之后,亚运村会变成什么样呢?据组委会介绍,由于整个亚运村的设计比较独特,风格也不适合当地人居住,因此亚运村会变成多哈的哈马德医院,这将成为多哈最先进的医院。

  特派记者 付智勇

  (快报多哈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