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才也不能光盯着“实战型”
昨天上午,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2007届毕业生校企供需洽谈会。一些有过实践经历的“实战型”专科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11月26日《现代快报》)
现在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都想“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于是,有“实战”经验的毕业生就成了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问题是,对于绝大部分身处“象牙塔”的学生来说,“纸上谈兵”才是他们的强项。
大家都爱“实战型”的毕业生,又哪有那么多毕业生供他们“爱”啊。我看还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好。
“实战”即工作经验,先天带不来,书本上学不来,必须亲自去做去实践。如果用人单位都不给学生“实战”的机会,他们的工作经验恐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吧?退一步讲,“实战”型的学生也并不一定能胜任工作,仅是在职场上先走了一步而已。
无论有无“实战”经验,只要有符合本单位岗位要求的潜质,用人单位都可“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可不必拘泥于“实战”的巢臼。更何况,一张白纸往往能画出更新更好的图画,没有工作经验,有时反而更好。
由此看来,“实战”型也好,“白纸”型也罢,胜任最好。
高念举
“药品一降价就消失”的猜想
从11月20日开始,江苏共有63种药正式限价。6天过去,记者来到两家大医院采访发现,限价、降价药中的大多数又消失了。
(11月26日《金陵晚报》)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药品降价,医院当然不敢违抗。但是如果认真执行降价政策,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医院自身利益的损失;而不执行政策,则可能会被罚款。于是,“惹不起,但总躲得起”,只好悄悄地让降价药品从药房和处方中“消失”掉。只卖高价不卖低价,看你能拿我怎么办!
对于药价管理部门来说,对于药品“换马甲”也无能为力。
前不久,一些药品的国家最高限价远远高于市场零售价的怪现象,就有药厂的知情人士透露说,那些物价、卫生等部门,因为根本不了解药品的成本构成,不管是采取听证也好,审批也罢,确定药品的最终价格,还是靠药厂自己说了算。你说降价,我就到工商部门重新注册新名字,换个“马甲”价格翻番,再怎么降价又能耐我何?高家庄